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我的十年浓“农”情:在爷爷的唠叨里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双流镇人民政府 刘小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先锋文汇栏目以“我们这十年 圆梦新时代”为主题,邀请广大党员干部分享在追梦圆梦的十年间里的沧海桑田、得失收获。正值2022年9月23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倚借“丰景”话“追梦”,且以“唠叨”谈“农”情。

  十年:初识农,在爷爷的絮叨里

  我的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这片土地。如今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爷爷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稍作打整,卷一支土烟、泡一壶清茶、扛一把锄头,信步田间地里,耕作半日。爷爷常常对我们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管是务农还是学习,都要珍惜这两个时间节点”。十年前,最难忘的还是暑假的清晨,瞌睡正香之际,我们被爷爷叫起来到玉米地里拔草护苗,那是一片4:2栽种模式(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地,我们每个人分工明确,一人一行,从头到尾,一边拔草一边听着爷爷轻声絮叨:“夏天不除草,冬天吃不饱;夏天多除草,籽籽自然饱”。爷爷对粮食和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当每次在场坝晒完稻谷后,他都会认认真真地将散落在场坝上的谷子一粒一粒捡起来,每当吃饭时都会将掉在桌上的米粒夹起来吃掉,每当子女接他去城里生活他总会“水土不服”。而今看爷爷,花白的鬓和弯驼的背,让我不禁感念农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人生常态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姿态,十年赤子心,初识农人初怀情。

  十年:学农识,在爷爷的电话里

  可能是受爷爷的影响,高考毕业,我选择了躬耕农学,离开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小山村,走进大城市,迈进了理想的大学校门,这里没有广袤的土地,却是满地的青石水泥。大学四年,我在农学书山里默默耕耘,在农识理论的日渐叠加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翻地覆膜、除草护苗”,联系爷爷的耕作实际,不禁对农人又多了些许敬佩。时常与爷爷通话联系,依然会兴奋雀跃的向他分享着大学里的所学所思所看所感,爷爷也会半开玩笑地唠叨:“好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以后回来教爷爷务农”。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家劳作,时常会遇到一些农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而“抓耳挠腮”,爷爷常常笑我:“终究还是大学生,纸上谈兵可不行”。赤子学农识,深知道阻且更长。

  十年:务农事,在爷爷视频里

  大学毕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许久,最终响应了国家号召,选择了支农,从长江沿畔来到大巴山里成为了一名基层干部,驻扎乡村,将十年前的那份恋农情怀深种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在这里,我同本地村民踩田插秧、翻地耕种,坚持以科学化、现代化带来农业发展新变化,几年来,我从初出校园的“小白脸”变成了扎根乡村的“黄脸汉”。如今,爷爷配上了智能手机,我则会每周坚持与爷爷视频聊天。每次视频他都会告诫我:“务农事、务农事,就是要为农民务实事”“好好向村民学,好好带村民干”。漫漫基层路,学农懂农务农事。

  十年光阴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回首十年间,嘱咐在心田,砥砺新时代,我们定会不负年华、不负时代。
发布人:wlueahyle 发布时间:2022-9-23 09:38 收藏 阅读人次:3886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