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标“新”立“异”写好“农业新变”文章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委组织部 谢家忠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眼下华夏大地秋意正浓、瓜果飘香,高粱泛红、稻谷金黄、棉花雪白,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基层干部当置身“层层麦浪”,与人民一起“茶话丰年”,标新立异写好“农业新变”文章。

  标“农具”之新,立“科技”之异,写出“科技兴农”好文章。“婆娑劲舞艳阳天,砥柱中流聚火帘。”在田间地头,火红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正等待着机械的收割,农业现代化改变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让他们可以在谈笑风生中喜得丰收。“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基层干部责任在肩。面对农业生产日益“集约化”的大势所趋,基层干部必须要放下“文人”架子,卷起“袖子裤管”,到田间地头钻研“农业科技”,当起“土专家”“田博士”,用“科技新农具”增加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促进“全自动化加工厂”“高新科技农产品种子”“规模化养殖”等农业科学技术与“田间农情”深入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 ”朝着更高水平发展,帮助农民挑稳“金扁担”。

  标“销路”之新,立“数据”之异,写出“电商直播”好文章。“喜看稻菽千重浪”,丰收的场景最怡人,收获硕果本是开心事,但“好收成 ”背后的“销路问题”却是困扰农民的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基层干部当走出“办公室”、放下“官架子”,开上“大数据快车”,载上“辛勤耕耘”的父老乡亲,来到“镜头前”,借力大数据寻找农产品销售的新型道路,为农产品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基层干部还应巧借“大数据”之力,将基层民宿风情融入农产品之中,包装特色“农业品牌”,为“农业电商”的新路持久发力,让农民的“钱袋子”能够鼓起来。

  标“资源”之新,立“产业”之异,写出“强农富民”好文章。“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棉花洁白纯净,如同浓浓“乡情”。纯净农村,遍地是宝,对于农村产业,基层干部要做“规划者”“引领者”,既要“运筹帷幄之中”,又要“行遍千里之外”,整合优势农业产业资源,搭建“产业新链”。农业“产业链”的建构关键要靠“产业的集聚”,基层干部要打破“思维僵局”,发挥“纽带”作用,整合特色农村产业,打造“农业产业集聚区”,促进“相似产业”“上下产业”的协同发展,深层联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农户”三者,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亲创富”提供保障,让更多“空巢老人”可以“老有所依”;让更多“留守儿童”可以“幼有所教”,提升人民“幸福感”。

发布人:笔耕不辍666 发布时间:2022-9-26 14:04 收藏 阅读人次:3559

初审:安可欣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