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草原之子”的“变”与“不变”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人民政府 李浩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七一勋章”获得者廷·巴特尔又有了新的身份——党的二十大代表。被誉为“草原之子”的他全身心投入草原“振兴”,带领着牧民们科学养殖向富裕、植树造林护生态,开创了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持续增收的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党的二十大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重温廷·巴特尔代表的先进事迹,在“草原之子”的“变”与“不变”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理想信念。1974年,高中毕业的廷·巴特尔传承了父亲的革命精神,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萨如拉图雅嘎查插队。他一边刻苦钻研,逐步掌握放牧、打草、剪羊毛等本领,一边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因为能吃苦、善学习、爱思考,两年后他便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今天,他仍然奋战在基层一线,一丝不苟地践行着“我想用我的一生来建设草原,带领牧民群众获得更幸福的生活,永远守护好美丽的大草原”的铮铮誓言。作为新时代赶考路上的主力军,党员干部当深深感悟“草原之子”几十年如一日的信念如磐,如他一般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无论多么艰难,无论时间长短,都能坚守信念、坚持理想、坚定信仰,毅然投身到党领导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变”的是条件,“不变”的是“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的担当作为。从条件相对优渥的呼和浩特,来到贫穷落后的萨如拉图雅嘎查,首先让廷·巴特尔印象深刻的便是牧民们艰苦的生活情况,“牧民没有被褥、没有公路、没有电,通信更不用说,连收音机都没有”“没有烟囱,蒙古包里直接架一个三角架烧牛粪,蒙古包里面都被熏成了黑色”……艰苦的条件没有吓倒廷·巴特尔,反而让他萌生了“一定要帮大伙儿过上好日子”的念头。往后的岁月里,廷·巴特尔主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不但让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生态更“绿”了,而且让牧民们的口袋更“富”了。面对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党员干部不能有畏难畏险情绪,必须主动担当作为,牢记职责所在,想尽一切办法、用尽全部力气,让一切困难在奋斗中迎刃而解,真正练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铁肩膀”“硬脊梁”。

  “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为民情怀。“将军的儿子”是廷·巴特尔与生俱来的身份,这意味着他本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可他却毅然留在偏远牧区,选择成为一名为草原奋斗的“普通人”。往后48年的时光里,廷·巴特尔虽拥有过许多不同的身份:“生产大队队长”“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七一勋章获得者”“党的二十大代表”,但他始终保持着火热的为民情怀,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富民创收、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员干部无论身居何职,都必须站稳人民立场、走实群众路线、心系百姓冷暖,主动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心头事”当“自家事”,努力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追求“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崇高境界,让“人民公仆”的身份成为自己最闪亮、最骄傲的标签。
发布人:努力想上稿的小东 发布时间:2022-9-30 08:28 收藏 阅读人次:4812

初审:余路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