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破解“卡脖子”难题 收好工业中国“芯”

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委组织部 孙晓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正值国庆佳节,观看热映电影《钢铁意志》,回顾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创业与发展,影片聚焦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再现那些热血澎湃的岁月,真实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要,生动诠释了“钢铁意志”的丰富内涵,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专家、带领鞍钢职工,以钢铁般的意志排除万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艰辛历程。

  “钢铁意志”就是对党无比忠诚的理想和信念。千疮百孔的工厂,一盘散沙的企业,从连长到厂长,一字之差,赵铁池却需要从头做起。没有图纸、不懂技术、零件不全、设备损坏,还有专家冷嘲热讽、敌人暗中破坏、战友血染他乡……“党派我来这就是要改变这个现实!”赵铁池的几场动员讲话,如炉火般炙热。无论是一个人、一家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向高处走的路上从无坦途和捷径。赵铁池之难,也是时代之困。越是立下雄心壮志,就越是要去面对千难万险。无论清除高炉里的大铁砣、还是发生事故时顶着火光冲进现场,在每一个关键时刻赵铁池都冲在最前面。如果说脱下军装的赵铁池还有什么经验可用,那便是钢铁般的意志。有了党的坚强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才成为可能。1950年初,党中央发出全国支援鞍钢的号召。近两万名干部、技术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各类技工,从祖国各地奔赴而来。其中有500多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人们形象地称为“500罗汉”。坐着同一辆军用吉普车来到鞍钢,又坐着同一列火车离开,开启并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从重点突破到四面开花的历史进程。

  “钢铁意志”就是“不信邪,不服输,不动摇”。千锤百炼,百炼成钢,是故事;千磨百折,玉汝于成,是英雄。影片塑造了赵铁池、孙雪飞、程时勋、孟泰等有理想、有情怀、有风骨、有个性,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钢铁工人的群像。他们用赤胆忠心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赴汤蹈火展现了生命的价值,用鲜血汗水书写了生命的辉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赵铁池。他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信邪,不服输,不动摇”。所谓“不信邪”,就是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冲破桎梏,用消灭敌人的劲头消灭困难。他说“我就不信,没有图纸干不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使百分之一百的劲”。所谓“不服输”,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困难面前,在逆境甚至是险境之中,做到坚持不懈,冲锋在前。二号炉壁突然爆穿,十二万分的紧急,他不顾自身安危,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直接冲到炉前排除险情。所谓“不动摇”,就是将祖国的需要当作自己的目标。因为建设鞍钢,他毅然脱下军装;因为抗美援朝,他留守鞍钢;因为钢铁事业,他又奔走他乡。他如同一座巍巍的高炉,燃不灭的是革命信仰,焠不尽的是钢铁意志,幻化成洪流滚滚的赤子之心。

  “钢铁意志”就是要依靠群众智慧,尊重基层创新。“卡脖子”从来不是一个新话题。从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根钢轨、第一卷热轧卷钢……在很多老一代人的记忆里,凡是跟钢铁相关的物件大多离不开一个“洋”字,洋枪、洋炮、洋铁、洋钉……影片中复工复产零件短缺,孟泰打开了他的仓库,鞍山市民排着长队献交器材;沈飞需要副油箱拉杆,王崇伦钻研攻关解决难题,让专家们刮目相看……发动和依靠群众,鼓励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也是鞍钢能够快速复工复产、攻克技术难关的重要原因。战场上,志愿军急需方便且耐用的军镐、军锹。鞍钢的工人们发明了“旋转串铸法”,极大地提高了军镐的产量和质量,有力地支援了前线。随着战局的发展,志愿军急需大量的炮弹,工人们创造出“高温、薄渣、活跃沸腾操作法”,成功冶炼出“50锰炮弹钢”。这之后,鞍钢放手发动群众,探索出“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的“鞍钢宪法”。从1949年中国年钢产量只有不到16万吨,在全球占比只不过0.2%,到2021年,中国年钢产量超过10亿吨,全球占比超过50%,连续20多年全球第一。从无到有,百炼成钢,所有的“卡脖子”,都将成为我们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发布人:小奇 发布时间:2022-10-4 16:48 收藏 阅读人次:2204

初审:向阳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