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生 下足“绣花功夫”织就“山河锦绣”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北固镇人民政府 向朱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紧密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选调生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上接天线、下接地线”,处在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贴近一线服务民生的关键位置,必须扎实学好“穿针引线”、鼓劲下足“绣花功夫”,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实现基层治理从“管理末梢”向“服务前哨”的角色转变,用“绣花功夫”织就“山河锦绣”。

  精准“落针”,理顺“一团乱麻”做到“有的放矢”。“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有的选调生身在乡村却成为村民口中的“城里人”。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抹不开面子,部分选调生怕吃“闭门羹”,怕说“红脸话”,遇到复杂问题就“卡壳”;另一方面俯不下身子,把选调生当作选“跳”生,一门心思往城里钻,宁愿坐办公室的冷板凳,也不愿上村民家的热炕头。称职的选调生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新肩膀”不能甘做基层治理的“旁观者”“外乡人”,当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一个猛子扎到底,聚焦群众关切,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坚决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自觉发挥“火车头”“领头雁”作用,用“铁脚板”跨过盆景看实景,在乡间小路走实群众路线,于问题矛盾的“乱麻”中捋出急难愁盼的“线头”,找准顽疾难症的落针点,将“针尖”直击难堵痛点,避免陷入“打乱仗”的状态。须得抓牢关键环节,紧盯关键指标,用“晴时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将“站着看”变成“领着干”,把从“田间地头”收集的问题解决到“群众心头”,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精心“行针”,把握“顶层设计”有序“对图放线”。“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成样有先后,下针分缓急,倘若胸中“无数”、心里“没谱”,行针便会顾此失彼、进退失据,选调生就会变成基层难题面前的热锅上的蚂蚁。基层问题纷繁复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首先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学深悟透、细照笃行理论知识,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文件精神,把信念之基夯得实之又实,将思想之舵把得稳之又稳,做到手中有账、心中不慌,既让思想觉悟“高得上去”,又让方法策略“沉得下来”。其次要打好“组合拳”手势,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精准施策,加强统筹协调,让政策多接“地气”,办事更有底气。始终鲜明突出结果导向,既要学会“一招鲜”破解“单选题”,又要使用“土办法”找出“最优解”,坚持“武火”“文火”并用、“漫灌”“滴灌”并行,让政策读起来“易懂”,用起来“好使”,行起来“有效”。最后要坚持“集团化”作战,以“群策群力”为抓手,以“为民解忧”为目标攥指成拳,将基层治理各战线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举群众之力,集群众之智,不断丰富基层治理元素、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精细“走针”,压实“边边角角”不漏“一针一线”。“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绣花讲究慢工细活,容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一点纰漏,一处针脚的疏漏可能会导致整个绣品的价值大打折扣。基层最怕聊以塞责,一个工作的疏忽可能会致使整体工作的推进漏洞百出。要警惕“差不多”“还凑合”思维,力戒沉迷于“假把式”的“引线”、执着于“走过场”的“下针”。要始终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少一些自我沉醉,多一些自我审视,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将“愿景”变成“实景”。要坚决打消“歇歇脚、喘口气”的念头,一步接着一步走,一茬接着一茬干,坚持细针密缝、绵绵用力,把基层治理这个大命题做成精细活。更重要的是,精细活并不是一味地机械重复,而是“量变”的积累,是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大事要事来抓,遇事不躲、难事敢办。要在啃“硬骨头”中总结基层治理经验,在解“死疙瘩”中把握乡村工作规律,真正筑牢基层组织根基,激活发展内生动力,用“绣花功夫”织就“山河锦绣”。
发布人:向朱立 发布时间:2022-10-6 00:29 收藏 阅读人次:2941

初审:楚搴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