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以跟随第一批滞留人员乘专机回国,可他却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台湾同胞;本可以早些和家人团聚、陪伴孩子出生,可他却替不幸去世的战友肩负起撤侨的重大使命;本可以在开辟努米亚边境撤离通道后功成身退,可他却不顾同事们的劝阻,与新人成朗一同逆行战区,带领125名被困同胞闯出险境。对外交官宗大伟来说,三次选择的背后,是他无怨无悔也要坚守的底线,是他“无枪无刃”也要拼出的归途。
今年国庆档,电影《万里归途》好评如潮。震撼宏大的撤侨场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演绎,让我们看到了在炮火纷飞、惊心动魄故事里的英雄本色。作为新时代选调生,我们的“主战场”虽不是战火肆虐的异国他乡,但也绝不是喝茶看报的办公环境,而应当是热火朝天的基层一线——这既是我们的来路,亦是我们的归途。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把家国情怀熔铸于坚定的信念中。“我们代表中国大使馆,来接大家!回家!”性命攸关、长路漫漫,“回家”二字所包含的,不仅是万家灯火的期盼,更是家国信念铸就的奇迹。宗大伟身经百战、历经大风大浪,但这次依然舍小家顾大家,扛起努米亚撤侨的危险任务,坚守带同胞安全回国的信念。当反叛军发现宗大伟是外交人员,并要挟其以外交身份宣告叛军合法性时,哪怕是生死关头,他也义正词严地声明“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拒不配合叛军的无理要求。伟大时代呼唤崇高追求,崭新征途召唤热血青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是时代赋予选调生的使命。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选调生理应弘扬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以“舍我其谁”之勇和“乘风波浪”之姿,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洪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把胆识气魄书写在平凡的岗位上。常言道,“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在“武力值”完全不均衡的状态下,宗大伟胸有兵刃、舌战群儒,以外交使命为拳、以硬核担当为剑,为拯救同胞性命而出击四方、拼尽全力。“我现在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带出这个地方、带回国,这是我的责任!”在没有交通工具、通讯设备全断的情况下,他决定带大家徒步前往迪拉特,并统筹做好放哨安保、后勤补给、照顾病患的人员安排。反观我们自身,从防汛救灾冲锋在前,到疫情防控争分夺秒,再到乡村振兴破题解难,一件件、一桩桩大事小事,都让我们褪去了脸上身上的“稚嫩气”,练就了担当作为的“宽肩膀”,增长了干事创业的“真本领”。选调生唯有主动挑重担、扛硬责,才能厚积赶考的磅礴底气,绘就青春别样“红”。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把民生福祉融入到奔涌的血液里。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放弃,是对“生命至上”的有力诠释。影片中,在前往迪拉特的路上,一名同胞偷偷带着妻子与几个同伴脱离了大部队,准备沿着铁轨,直接走到边境撤离点。宗大伟发现后,选择再次逆行找回他们。因为他知道,一旦中途遇到叛军,只有死路一条。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会有惊惧、会有踌躇,但关键时刻,他会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他会挡在所有人的身前,成为了一道不可攻破的防线。身为选调生,我们也应常怀为民之心,常行为民之事,经常反思自己是否踏破铁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否统筹兼顾、确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坚决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黎民百姓俱欢颜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