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我和我的“阿公阿嬷”们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选调生 叶伊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自离校舍,入村已然一年有余。耳濡目染中,南安话已成为我的第二乡音。如果非要问福建省南靖县龙山镇坪埔村的动人之处,那莫过于乡风文明。坪埔风水养人,坪埔村民热情,在这个“醉美家园”中,最“宝贝”我的当属“阿公阿嬷”们。

  “70后”的“孩子气”

  李奶奶年逾古稀,满头银丝仍难掩未泯童心,可以想见,她年轻时一定很可爱。印象中,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八卦楼。

  那是刚到村不久的某天,我前往八卦楼熟悉展厅内容以便讲解。如有心灵感应一般,我到的时候那两扇木门已经敞开。踏上石阶,来到楼内,红砖上水痕未褪,栏杆也因湿润而颜色加深,这里的景象似乎被谁偷偷调高了对比度。

  “是谁来啦?猜猜我在哪儿?”有个满含笑意的声音传来。我不禁抬头寻找声源,很快便瞥见二楼栏杆的镂空处有个正努力憋笑的身影。“看到你啦!”我笑着回应。随后木楼梯吱呀作响,这个“身影”下了楼。“小妹第一次来吧?你瞧我打扫得多干净呀!”在唠嗑中,我得知李奶奶负责楼内的卫生保洁,每日清晨是她和八卦楼相伴的美好时光,二者心照不宣地共同等待远客。后来还知道,李奶奶的孙女在外地读书,与我年纪相仿,名字发音也相似,老人很是高兴:“以后你就是我孙女了,可要喊我‘阿嬷’哟!”

  之后的每次接待讲解,李奶奶都早早地做好准备,依旧喜欢“捉迷藏”;我也默契配合,习惯以找她为乐。我的每次讲解都能稳定发挥,或许是因为这种别致的“热身”,又或许是因为一方守护、一方庇护,我恰是那个幸运的见证者。

  “80后”的“仪式感”

  李大爷年至耄耋,有56年党龄。他身上有着退役军人特有的精气神,平日里常常打着赤脚就往地里跑,总是“闲不住”。

  今年四月的一个傍晚,主题党日活动前夕,我到李大爷家打算收集他的故事。由于白天下地,李大爷身上还穿着干农活的汗衫。知晓我的来意后,他执意要我先喝杯茶等一等,随后便急忙走进房间。我有些纳闷:“是因为说要‘采访’老爷子害羞了吗?”不一会儿,李大爷从房门走出来,身上穿的是干净整洁的中山装,并佩戴着一枚有年代感的党员徽章程。我忍不住惊呼:“阿公,您这身‘丫好看’!”他有些不好意思,低声问我:“小叶,我还有‘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你说戴不戴?”“那必须呀!”李大爷眼里放光,无比珍重地戴上纪念章,开始向我讲述他的故事……在李大爷看来,参军是宝贵的经历,使人意志坚定、性格坚强;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情,发光发热是一辈子的追求。我们畅聊了许久,并拍了张合照,李大爷满心欢喜:“咱俩都很上镜呢!照片要发我哦!”

  后来李大爷的孙女告诉我,那套中山装是他的珍爱,党员徽章和纪念章更是他的“宝贝”,只有正式场合才舍得穿戴,结束后又会小心翼翼地存放好,很有仪式感。我想,他如此精致,定是源于内心崇高的信仰。

  “90后”的“反差萌”

  郑奶奶进入鲐背之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忘了许多事,有时还会耍脾气。之前去看望她时,不是在打盹儿,就是在发呆,从来没有开过口。唯独今年重阳节不同,郑奶奶变得“话痨”起来。

  10月4日一早,我和村书记一同入户走访高龄老人。望见郑奶奶家的大门时,我突然好奇她的脑海中是否还有关于重阳节的只言片语。我们进了门,郑奶奶刚用过早饭,她的女儿正在收拾碗筷,儿子在帮她擦拭嘴角。我们问起郑奶奶的近况,他们说“还是老样子”。此时老人坐在靠背椅上晃着脚,似乎心情很好。我俯下身,把装有慰问金的红包递给她:“阿嬷,重阳节快乐!祝您身体健康!”郑奶奶抬头看向我,握住我的手,开心得像个孩子:“好啊,你……你们真是……客气呀!祝你……你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话音未落,我们已然怔住。郑奶奶的儿女告诉我,自患病以来,鲜少听见她说出这样一串连贯的话,而且还是祝福他人的吉祥话。“咱们小叶有福气啊!”他们感慨道。

  我们坐了许久,临走时看到郑奶奶手上仍攥着红包,脸色由于兴奋而红润。我向她道别,表示会常来看望她,她再一次握住我的手:“你……你真好!要常来!”我用力点点头,捏了捏她的手,心里愈发柔软,“下次来,您可要记得我呀!”

  转眼间,入秋了,村里的重阳木又到了果期。愿时光多情,放慢脚步,我的“阿公阿嬷”们值得被偏爱。
发布人:叶太美 发布时间:2022-10-10 09:19 收藏 阅读人次:5353

初审:杨南方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