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十年巨变”给雪域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委组织部 李秋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光辉沐浴下,雪域高原上的教育事业交出了一个又一个社会满意的答卷,以乘风破浪的姿势一往无前。十年教育的巨变,给无数雪域学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他们能够飞出大山,纵情飞翔。

  十年前的“引入”演变成十年后的“扎根”。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十年前,一批批满腔热血的优秀毕业生涌入雪域高原,克服了高海拔带来的身体不适,却还是被现实逐渐劝退。一排排低矮的平房上,夜晚挡住了寒冷的风雨,偶尔窜出的老鼠却让人吓一大跳;电压不稳,让忽明忽暗的灯光终归比不上蜡烛管用;白雪茫茫的景色下,除了偶尔冻出的“高原红”,还有冻僵结冰的自来水。恶劣的环境,匮乏的精神生活,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教师离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教师的地位“高起来”、教师的待遇“鼓起来”、教师的住宿“好起来”、教师的队伍也日益“壮起来”。我们看到,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不断出现在教室中,优良的地暖设备不断出现在学校里,一个又一个的供氧系统,更是温暖着全国各地扎根在雪域高原上教育人的心;我们看见,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不断增强,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齐飞,一支又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留了下来”,万千学子也在各地散发着“芬芳”。随着“走出去”和“引进来”以及组团式人才援藏,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从教育工作者逐渐成长为“大国良师”,在雪域高原教育事业辉煌的历史中持续点亮前行的指路灯。

  十年前的“劝学”演变成十年后“要学”。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整体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但部分农牧民家庭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渴望不强,甚至于产生了“上学不如放牛”的错误思想,导致在偏远县城的教育事业“三高一低”(即入学率低、巩固率低、毕业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仍旧突出。十年前,部分本应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流落在学校外面,或在放牧、或做农活、或外出打工、或四处闲荡,家长认为教育成本高而收益见效缓慢或低下,家庭住所与学校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久而久之对学校教育没有期望,只注重眼前所产生的效益,认为家中孩子会基本的读写即可,也导致多数小学高年级学生辍学率变高,招生工作和控辍保学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两大难题。随着“三包”政策的保障对象覆盖面不断扩大,“15年免费教育”、营养午餐改善计划等政策的全面落实,为农牧民子女上学解决了后顾之忧。各单位各部门上下联动、多措并举、政策宣传、入户动员,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农牧区家长的思想在不断转变着,适度的集中办学改善着农牧区学校点多、线长、面广而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现象。十年间,无数的家长主动将学生送到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传来一阵阵读书声,“三高一低”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学环境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公平、均衡、优质的教育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并为之不断努力。

  十年前的“成才”演变成十年后的“成材”。在十年前,如果你问一个教师教书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回答:让学生考上好大学,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十年后,如果你问一个教师教书的目的是什么,他会回答: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十年前的大部分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将“考上大学”奉为圭臬,但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落榜的学生何去何从,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十年后,我们看到的再也不是一群“书呆子”,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三人专题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深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越来越高,社会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课程设置多样化、兴趣活动丰富化不仅充裕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闪光点,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考试和分数再也不是描绘学生画像的唯一标准,考上大学也不再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随着社会对中职院校的认可,部分学生选择了进入中职学校,或学习唐卡绘画技艺、或学习民族传统舞蹈、或学习藏戏等,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也为步入社会增添了一份技艺才能。

  非凡十年,砥砺奋进。十年的时光不仅仅是一行行散发着墨香的字句,而是一段段活生生的刻在脑海中的经历,十年的时光不仅仅是一串串干瘪生硬的年代符号,而是在时光长河中不断更新的思想与灵魂。我们翘首以盼,我们共同展望,相信日新月异的中国,将不断激发亿万人民的潜能,共同奔赴美好的未来。
发布人:12371网友hfw4ub 发布时间:2022-10-12 11:14 收藏 阅读人次:36086

初审:向阳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