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打破“天花板” 上好“天宫课”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靳仔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和会调头的扳手。虽然,人们把太空课堂称作“直播天花板”,突显空间站建设水平之高,但其传授的科学知识却十分接地气,让每一个脚踏实地的我们都能感受到,浩瀚宇宙间,只要勤学善思、勇攀科学巅峰,就没有打不破的“天花板”。

  打破好奇“天花板”,上好天差地别“天宫课”。人贵有好奇心。有好奇心者,方能不耻下问、一问到底。一个人年轻的标志,就是对新事物永远保持新鲜感,凡事都善于问“为什么”。“天宫课”第三课授课内容丰富,不仅令“太空班”同学们上得津津有味,还让众网友萌生无尽好奇感。什么是毛细现象?水球在太空怎样变“懒”?在太空用超长吸管喝果汁费力吗?“新教室”问天实验舱长啥样?流体现象的天地差异有多大?为何在微重力环境中,当粗细不同塑料管同时放水中时,竟是最细的那根管子内的液面飞速到达顶端,仿佛开了倍速模式?一颗颗好奇心,代表着天差地别、天地悬殊。打破好奇心“天花板”,让好奇、好问、好学助力我们上好天差地别“天宫课”。

  打破认知“天花板”,上好天圆地方“天宫课”。“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一种地平说与哲学思想。人人都有认知上的“盲区”,往往愈需加强学习的常识性事物,愈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要多讲求“智圆行方”,把知识学得更广博一点,把眼界敞开得更宽广一点,让认知“盲区”面积再小一点。借助“天宫课”科学普及的力量,打破在物理运动、宇宙星辰、航天科学等方面的认知“天花板”,多发扬“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研学精神,于“宇宙级网课”的课后勤于补差、自学、思索、笃行。要以“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认真劲,弄懂、吃透“天宫课”里的每个实验背后蕴藏的物理现象、科学规律。要从太空教师的精心备课中,多体味国家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打破空间“天花板”,上好天地同步“天宫课”。“天宫课”最显著特点,在于师生于空间上相隔遥远;“天宫课”最具魅力处,在于太空老师邀请同学们天地同步做实验,激发同学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对探索的不懈坚持。让更多孩子能到太空看看,让更多青年明白这堂“最高”课堂并不高,只要聚精会神、天地同步地跟着老师上好每堂“天宫课”,再深奥的宇宙科学知识也会变得深入浅出,再遥远的传道授业距离也会变成零距离。“在宇宙中看到的地球有几种颜色,最美的是哪种?”“当地球有太阳照射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蔚蓝的海洋、黄绿相间的陆地……没有太阳照射的地球也非常漂亮,我们能看到城市的点点灯火。”于问答中打破空间“天花板”,上好天地同步课。
发布人:雪中送炭 发布时间:2022-10-13 09:10 收藏 阅读人次:1518

初审:张兵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