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从“人民”二字汲取念兹在兹的力量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选调生 郭一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及“人民”二字的次数超过百次,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到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追求贯穿始终,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赤子之心,更是接续奋斗的坚实行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根本在于站在最广大人民这一边,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党员干部要读懂“人民”二字的深刻内涵,只要是对人民有益的事,就要全力以赴做圆满、做到位。要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行中提升“无我”境界,发扬“忘我”精神,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涵养“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气概,将自身的微光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中,把“奉献”二字写在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上,始终不懈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从“我能为群众干什么”到“群众要我干什么”,只有切实将“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立足群众需求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请“群众说事”,让干部“解题”,才能准确地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群众服务才会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干部作为“一线接诊员”,唯有做到对群众的想法了如指掌,才能对民生难题进行“精准打击”。面对群众,要保持不厌其烦的耐心,逐字逐句品读群众“谔谔之言”中的期待,将心比心感悟群众“抱怨声”中的困难,凡是群众的合理诉求,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能当场解决就绝不拖泥带水,能借鉴解决就即刻协调落实,需创新突破就大胆先行先试,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把基层这本书“读厚”再“读薄”。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作为基层干部,须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既要乐于怀着欣喜听取群众认可,更要敢于怀着真诚听取群众批评,并积极以之为镜“三省吾身”,认真反思未了之事、未尽之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工作中,要自始至终站稳群众立场,善于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土话”“方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尺寸之功”办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获得群众真心支持、真心理解。要把群众不满意的工作及时“返工”,让群众不认可的干部“回炉再造”,只有这样,才能督促广大基层干部在群众的“找茬”和“挑刺”中,积极练好服务“内功”,提高专业能力,同群众一路找到解难题的“良方”,从而搭建起真正的“连心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要切实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问需于民,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发言权”,才能清楚为民服务的“清单”是什么、整改“台账”是哪些,从而在群众需求上不断地“锦上添花”,只有在群众问题上不停地“雪中送炭”,才能真正收获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通过聚群策、集众思、广纳言的方式唤醒群众原生力量、激活群众内生动力,确保发展方向始终符合客观规律、顺应时代要求、满足人民愿望,真正让基层发展广聚民智、汇聚民力、凝聚民心,不断让群众“满意”。
发布人:一念 发布时间:2022-10-26 11:33 收藏 阅读人次:3462

初审:楚搴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