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传承“红旗渠精神”谱写新时代华章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委组织部 王俊萍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时指出,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要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中谱写新时代华章,让青春之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绚丽绽放。

  传承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闯新路。1959年,河南省林县(今河南林州市)遭受严重旱灾,境内4条河流干涸,水库见底。在严重干旱面前,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果断选择自力更生,举全县之力修渠。工地搭建的席棚不足,就睡在山崖下、石板上、石缝中;食物不足,就吃杂粮、挖野菜、捞水草。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全力克服了资金短缺、水利技术人员不足、施工条件险恶等重重困难,硬是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创造出太行山上的人间奇迹,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一条“人造天河”,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难免遇到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广大青年要传承弘扬自力更生精神,充分发挥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优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的主动精神,自力更生,不断在不等不靠中闯出新路。

  传承红旗渠精神,艰苦创业,披荆斩棘开新局。红旗渠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但林县人民不怕苦、不畏难,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最终绝壁穿石、创造奇迹。缺钱买炸药,就用锯末、煤面等配制土炸药,没有水平测量仪,就用盆装满水测量……经过近十年奋战,林县人民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152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了12408座各种建筑物,最终在悬崖峭壁上修建起令世人惊叹的“人工天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广大青年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责任在肩、使命光荣,要传承弘扬艰苦创业精神,主动投身于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重大工作任务中历练,在箭在弦上的急事中、矛盾复杂的难事中吃大苦、流大汗。敢接“烫手山芋”、敢挑“最重担子”、敢涉“险水滩”,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英雄气概,艰苦创业,不断在披荆斩棘中开新局。

  传承红旗渠精神,团结协作,众志成城谋新篇。在当时没有机械化装备、没有专业的技术的艰难条件下,“引漳入林”无疑是天方夜谭,但林县人民在兄弟地区的支援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面对资金短缺问题,一部分人留下修渠,一部分人外出务工挣钱修渠。众人拾柴火焰高,林县人民团结一心、通力协作,最终在陡峭山崖之上修出了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前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九大来,我们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源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成了“一块坚硬的钢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还有很多硬战要打、许多“雪山”“草地”要过,广大青年要传承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心怀天下;少一些自私自利,多一些宽宏大量,与人民群众团结协作,不断在众志成城中谋新篇。

  传承红旗渠精神,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展新颜。“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这是红旗渠建设者们写在崖壁的豪迈誓言。为了改变缺水的命运,他们能吃大苦、耐大劳、敢牺牲。先后有30多万人接力修渠,81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着重大风险挑战。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广大青年,要传承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对标张富清、张桂梅、黄文秀等榜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牢记初心使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一心为民谋福祉、全心为民谋发展。既做显功,也做潜功,努力把为民实事办好、办实,不断在鞠躬尽瘁中展新颜。
发布人:越挫越勇 发布时间:2022-10-31 10:12 收藏 阅读人次:44701

初审:杨南方 编辑:亦风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