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贵州福泉:峻山秀水“话”振兴

贵州省福泉市委组织部 福泉市金山街道 王家鑫 李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瓮赏浛春春漉水,沅蔷岔河渭小溪。景丽山咀堂堂堰,鱼跃嬉戏溅水漩。”在贵州省福泉市西南部,约20余公里处的群山间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这里绿树成荫、山水相映、寨景相融。清晨漫步间,潺潺溪水抚石过,笼笼薄雾绕林落,宛若一幅充满诗意的水墨画卷。

  村里的文化墙上一幅“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农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标语折射了瓮赏村的发展变化。“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取暖靠抖,那时候能解决一日三餐已是了不起的事,更别说发展。”忆往昔,村民们有道不尽的苦楚。如今,村寨亮化了,环境美化了,生活富裕了,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生态宜居已然成为瓮赏村最闪亮的名片,这条逆袭之路是瓮赏村人民和村党支部一起闯出来的。

  一话:党建引领蹚出“幸福路”

  瓮赏村流传着一句话,“只见瓮赏女嫁出,不见新娘进瓮赏”,出行不便、通信不畅、医疗缺失……种种因素把瓮赏村隔绝成了“世外”。望着“隐没”的青山绿水,瓮赏村党支部书记张青春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路多荆棘坎坷,定要将这世外变成桃源”。

  “要致富,先修路,有了路才有脱贫的希望。”瓮赏村既是瓮赏水库的所在地,也是高车水库的源头,是福泉人民“大水缸”核心保护区。这里水资源丰富,景色怡人,但因为没有路,游客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优势也变成了虚无。为破解“绿色困局”,张青春带领“农村党员、驻村干部、‘两委’干部”向上争取资金建设道路,向下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势必要啃下这“硬骨头”。2012年4月瓮赏村430万通村公路项目顺利落地启动,并于当年12月全面竣工。自2011年起,共争取“一事一议”项目30个,投入资金310万元,组织党员群众投工投劳820余人次,顺利完成了21公里通组通户硬化路。

  路修好了,经济薄弱村如何“破茧成蝶”?金山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先进带后进的方式,明确太平村结对帮扶瓮赏村,实现了支部联建、产业联动、资源共享。从队伍建设到制度完善,从乡风培育到产业发展,从盘活存量资产到壮大集体经济……一条条清单,一项项规划,大家勠力同心、共同奋进,终于在2017年瓮赏村出列贫困村。走村串寨不再是满脚泥泞,进城购物不再是铁脚杆,产业发展不再是玉米土豆,瓮赏村一点一滴的蜕变,乡亲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二划:以水为媒寻觅“致富经”

  奋进路上,如何迈好致富步子?大伙展开了热烈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为瓮赏村的振兴建言献策,有建议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建议发展旅游业的。几番思想碰撞后,瓮赏村的发展调子终于敲定,即以水破题着力培育“水经济”产业,让美丽转化为资源,助推群众增收致富。如今再次走进瓮赏村会发现,这里产业多点开花,有依山傍水的农家乐,有绿色生态的蔬菜瓜果,有因地制宜的水产养殖,“水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

  “瓮赏村水质特别好,养殖大鲵一定大有可为。”一次考察调研,李升波迷恋上了这个村庄。大鲵养殖、石斛种植、餐厅售卖,李升波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销之路。通过仿生态养殖、研发深加工产品等方式,发展大鲵养殖18000尾,覆盖脱贫户20户参与分红,每年可分红3500元/户。

  “瓮赏村空气好、生态美,来徒步、拍照、写生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开农家乐是有市场的。”在驻村工作队的动员下,周成军鼓足了勇气,从银行低息贷款50万元开起了农家乐。他将原有的住房、院坝进行改造,打造了集垂钓、烧烤、娱乐为一体的“周老五山庄”,原生态的农家菜深受大家喜爱,农家乐越办越红火。

  2012年以前,龙礼光和妻子都是在外面打零工,困于无学历无技能,只能做做苦力活,微薄的收入既要维持生活,还要供养孩子读书,家庭开支捉襟见肘。回乡创业初期,龙礼光养过猪、喂过鸡,但收入并不理想。最终在村委的帮助下,他走上了南瓜致富之路。“不用往外跑,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龙礼光算了一笔幸福账,自家种植的35亩南瓜收入6.5万元,作为瓮赏村的护林员收入3万元,外加销售土鸡每年能有10万元收入。

  三画:文明入心共绘“生态卷”

  “这条河道污染老火,一些村民把生活垃圾扔到河里,严重影响水源环境,特别是河道两旁的汤底、煤灰,一到雨天河水就特别脏。如今,制定了村规民约,河道清理简单多了”作为一名巡河员,说起村民的改变,黄金林深有感触。2019年驻村队伍刚到瓮赏村刘家庄,就被公共泥坝所“吸引”,粪水横流、垃圾成堆、苍蝇乱飞,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寨子的环境和形象。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干部群众齐参与,瓮赏村开展了一次环境专项整治,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河道卫生清理、农村庭院改造、破损路面修复等。如今,瓮赏村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全覆盖,配备垃圾斗4个,聘用乡村道路保洁员4名,做到了垃圾应收尽收。厕所也重新进行了修建,不再是以前两块板隔起的“露天”厕所了,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宜业,宜游,更宜居,才是瓮赏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瓮赏村也注重乡风文明提升,通过制定村民组和农户家庭环境卫生考评标准,深化“小手牵大手 文明齐步走”活动,评选出了文明卫生示范户、最美庭院、最美家庭。参与活动乡亲们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尝到了生态的“甜头”,大伙维护村庄环境的积极性更高了。
发布人:小白 发布时间:2022-10-31 17:05 收藏 阅读人次:3912

初审:高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