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四轮驱动”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盐河街道 刘鑫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富民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好,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考察时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关键时刻,各地要坚持党建引领,在特色产业、人才培育、乡村治理上靶向发力、久久为功,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四轮驱动”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党建引领驱动,组织赋能添动力。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坚强堡垒,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各地要树立大抓基层、抓好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拓展延伸服务群众链条,推动党群服务中心“门常开、人常来、活动常办”;要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丰富知识体系内容,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将“高大上”的“官方语言”转化为“接地气”的“群众方言”,让党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接续奋斗乡村振兴新征程。

  特色产业拉动,富民强村增内力。产业是发展之本、强村之基、富民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乡村产业,不像过去就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有条件的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各地要在牢牢守住农业基本盘的基础上,依托当地特有的文化、环境、地理等优势资源,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明确发展方向,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发展,主动借助互联网先进技术,让“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培植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创业,推动产业振兴落实见效。

  人才培育带动,头雁领航注活力。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既是源头活水,也是创新引擎,唯有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村振兴有希望、宏伟蓝图才会变成现实。各地要树牢“农村发展、大有可为”的聚集导向,坚持“外引+内培”的人才培育模式。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领域拓宽人才引入渠道,以选调选派、驻村书记、挂职锻炼等方式将中坚力量放在乡村;另一方面,深挖本地乡土人才资源“富矿”,发挥“回引”政策优势,在“田专家”“土秀才”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带头人”,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乡村治理促动,干群同心聚合力。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推进乡村治理有效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业兴旺、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石。面对前进路上的新形势新挑战,各地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努力把单村“盆景”打造成连片“风景”,让乡村振兴既有“颜值”也有“内涵”;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群众议事协商平台,强化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多维互动格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发布人:流川鑫 发布时间:2022-11-1 15:47 收藏 阅读人次:6348

初审:沈佳宜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