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日志:与基层邂逅的无数个“第一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奕棋镇江村选调生 方日发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萧萧风籁助清吟,秋去冬来令又更。一年前,我与母校拥抱告别,没有深思熟虑,无需权衡利弊,只凭一腔热血,我坚定地选择回到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带着未知与期待,来到了安徽黄山市屯溪区奕棋镇江村开始了新的征程。截至这个月底,我就工作满365天了,也逐渐从一个基层“小白”成长为能稳住心态从容工作的基层“骨干”。在这面临“转正”考核之际,感触颇多,无意间翻开到村任职工作日志,与基层邂逅的无数个“第一次”正被秋风轻轻吹起,激励着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

  “第一次”驻村报到,从“工作新手”到“熟门熟路”,走好心中“长征路”。那天村里开主题党日,镇党委副书记以及联系村领导带我去见面,全村74名党员都齐刷刷地看着这个怯生生的“新人”。而对我来说只是怀揣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对于如何做好村里的工作,我一头雾水,毫无头绪,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群众的详细情况,明显有些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人在家吗?现在忙吗,我们到你家来看看,说说话。”像这样的开场白,在江村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次次的入户走访成为了我拜师学艺的最好课堂,在田间地头、在村民家中、在蔬菜大棚中、在村中道路上、在珊瑚朴广场上,我倾听着、记录着、思考着,随身携带的工作日志也形影不离。不到三个月,在与村民拉家常、聊农事的过程中,谁家有几口人,村里有多少学生,种了几亩地等,都已熟记于心、了如指掌,做到了“户户清”。与村民熟悉之后,开展工作也就变得不再困难,我先后协助村“两委”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验收、村庄环境整治回头看、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自建房摸排等重点工作。

  “第一次”走访慰问,从“驻村工作”到“驻心工作”,解好百姓“生活难”。入职一个月,便临近春节,村里组织了对困难群众和老党员的慰问,其中有一户监测户我印象十分深刻。那是一间一层的小平房,走进房间,就看到桌子上堆满了药品,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患有骨刺无法工作的母亲带着一个患有神经纤维瘤和智力三级残的儿子生活在一起,这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在农村里仍然存在着这种因病致贫的现象,这也让我明白,脱贫攻坚战打赢之后,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依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返贫致贫入户大排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等。“树高千尺源于根深在沃土,选调征途在于扎根服好务”。积极与民政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临时救助资金给予困难群众帮扶;每月定时到孤寡老人家中走访看望,用长期的关心关爱让老人倍感温暖;及时修缮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埠头台阶;及时维修因水毁、人毁、机毁导致村民不便行走的机耕路……只要我们聚焦于解决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在不断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群众对我们也越会来越认可。

  “第一次”抗疫抗旱,从“初出茅庐”到“如鱼得水”,筑牢群众“安全线”。“小伙子,这手机咋操作安康码啊,可急死我了!”“阿姨您别急,我帮你弄,一会就好了!”核酸检测工作刚开始时,村里老年人较多,手机上没有安康码,很多老年人又记不起来身份证号,导致核酸检测进度较为缓慢。于是我针对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操作安康码,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及时提醒他们携带身份证,并利用村里有身份证号备案的条件,将他们的身份证号用小纸条写下粘贴在老年机背后,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采样登记、引导测温、卡点值班、排查未做人员,我迅速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做好防控一线的“守门人”。不仅抗疫,更有抗旱,只要群众有需求,我们就有响应。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对粮食作物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我跟随驻村工作队员,加入抗旱保粮突击队,立足村情实际,科学调配水源、精准分类施策,组织动用5台小型抽水机和家用水泵投入抗旱,协调塘库泄水抗旱7次,完成抗旱机井3口,有效缓解620亩耕地旱情。

  第一次成为“热锅上的蚂蚁”、第一次撰写组工信息、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第一次整理党员档案、第一次收到“感谢”、第一次主持会议、第一次发现问题、第一次开展环境整治、第一次森林防火……每一段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些故事也会成为每一位选调生一生珍藏的回忆。踏入基层的那一刻,我们就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我们领悟,我们成长了,我们决心要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与基层来一场青春与时代的“双向奔赴”!启程,从无数个“第一次”开始!
发布人:小方方 发布时间:2022-11-7 20:42 收藏 阅读人次:3477

初审:王嗣音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