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

胼手胝足勤“耕耘” 来年富春更“富村”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委组织部 何雨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是国家大厦的根基,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奋进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乡村地区宜居宜业水平,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用心耕耘乡村振兴,把幸福写在老百姓的脸上。

  抓住乡愁情怀,筑巢引凤,让各类人才在乡土大地的“广阔舞台”上“开枝散叶”。人才兴,则乡村各项事业兴;人才废,则乡村各项事业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既需要吸纳科技性、管理性人才,也需要对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进行挖掘。一方面,要“筑巢引凤”吸引请回外在人才,充分利用好乡愁和深厚乡土情怀,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常年在外的能人巧匠和大学生“金凤凰”返乡创业;同时,充分发挥新录用公务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专业优势,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另一方面,要“搭台唱戏”挖掘培育本土人才,注重“本地掘金”,挖掘加强和推动乡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本土“金种子”,并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并通过送教下乡、专题培训、网络授课等形式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提升广大农民朋友参与乡村建设的综合能力,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强健“产业心脏”,因地制宜,让特色产业在乡土大地的“一池春水”中“水丰林茂”。产业的兴旺,承载着群众致富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乡村产业发展了,乡村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进而为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打下坚实基础。各地要优化特色产业发展布局,科学编制当地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相关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方向,指导和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特色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同时,要立足村情实情,立足现有基础,在培育特色产业上做文章,通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业”产业发展格局,并优化电商渠道,让“乡字号”“土字号”的特色产品“走出去”,从而在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资源禀赋、厚植产业优势,在找准切入点和发展路径中修炼“独门内功”、激发当地发展潜能。

  传承文化力量,继往开来,让乡风文明在乡土大地的“和煦春风”里“四季常青”。乡村振兴是一项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紧密相关的系统性大工程,在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离不开乡土文化灵魂的代代相传。因此,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移风易俗教育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文化振兴的“和煦春风”吹遍大地。同时,要促进乡村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有效融合,推动民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找准自身文化定位,充分利用如名人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优势,并依托民俗文化博物馆、图书馆等平台,开展民俗文化展览、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进而打造特色乡土品牌,发展文旅融合产业,以此巩固乡村发展建设的精神根脉,让乡风文明“四季常青”。
发布人:山色空蒙雨亦奇 发布时间:2022-11-8 09:19 收藏 阅读人次:3478

初审:沈佳宜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