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之路需在“宜”与“忌”中“盈科而进”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选调生 叶伊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盈科而进”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重在说明“本原”的重要性。后来《传习录》将此理论进一步发展:“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意在强调还需在“本原”上下功夫,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具有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作为选调生,除了要立足于“初心使命”这一“本原”并为之努力外,还需在坚持学习、国情调研、为民服务这三件事上把握好“宜”与“忌”,并且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才能从量变飞跃为质变。

  “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向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选调生需在坚持学习中“盈科而进”。对于选调生而言,学习个人发展的“垫脚石”、不断成长“动力轴”、持续进步的“元力量”,只有注重学习且善于学习,才能在新征程上高歌猛进。其一,宜“有的放矢”,忌“信马由缰”。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精神和部署,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武装头脑,结合驻村工作,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科学指南。其二,宜“细嚼慢咽”,忌“囫囵吞枣”。如果学习只是笼统接受,不加“咀嚼”、不辨“滋味”,不认真进行分析和思考,就会“欲速则不达”,还容易引发学习“消化不良”,无法真正领会、掌握知识,更无法用来指导实践。其三,宜“打桩钻孔”,忌“浅尝辄止”。学习业务知识要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精神,遇到业务盲区不能“跳过”或“闪边”,而要深入研究直至弄通,既当“复合型”干部,又当“专业型”人才,如果选择点到为止、不求甚解,就容易沦为工作上的“门外汉”和“半瓶醋”。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选调生需在国情调研中“盈科而进”。对于选调生而言,国情调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的关键环节。其一,宜“抽丝剥茧”,忌“调而不研”。调研,顾名思义,既要调查又要研究,不能未调查就研究,也不能光调查不研究,而是要在全面、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后,再层层深入、条分缕析,做到鞭辟入里、切中肯綮,让调研成为“杠杆型工具”,能够以小见大,从苗头发现倾向,有助于决策咨询。其二,宜“由表及里”,忌“舍本逐末”,调研要避免做“面子工程”,不能重形式、轻过程,不能重表面、轻内容,也不能避重就轻、“绕着问题走”,要从群众关注热点、民生“老大难”问题、风险隐患等方面入手,透过现象看本质,纾解堵点、破解痛点,坚持“求客观实际之真,务执政为民之实”的原则,不在毫无意义的细枝末节上过度纠缠。其三,宜“见微知著”,忌“以偏概全”,在国情调研中,要善于“解剖麻雀”,在典型问题中找规律,从村庄社会历史背景中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可行性发展规划;从村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长处与短板,打造“一村一品”,优化可持续发展路径;从组织、民俗、乡风中提炼精华,转化为综治维稳有效方法和乡村治理效能。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选调生需在为民服务中“盈科而进”。对于选调生而言,基层不仅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践行为民初心的广阔舞台。其一,宜“脚踏实地”,忌“眼高手低”。选调生要“脚下有根”“脚板勤快”,从点滴小事入手,党群、干群联动美化人居环境,为农特产品“带货”、找寻销售渠道,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积极帮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踏实认真埋头干事,不做驰于空想、骛于虚声的“浮头鱼”。其二,宜“深耕细作”,忌“粗制滥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多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而不是将“民生工程”变为“形象工程”,留下“烂尾楼”“断流河”“后遗症”,决不能“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其三,宜“润物细无声”,忌“雨过地皮湿”。选调生不能好大喜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而要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自我沉淀,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中坚持不懈,在“春风化雨、滋润人心”无私奉献,融入基层的土地,在真抓实干中赢得群众基础,在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
发布人:叶太美 发布时间:2022-11-11 11:47 收藏 阅读人次:4303

初审:向阳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