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莫做“从来如此”式干部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委组织部 林烈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从来如此,便对么?这句箴言的现实意义在于,处理日常事务要摆脱路径依赖、敢为人先。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生力军,当破圈突围,在持续思考的过程中触发创新灵感,进而凝成新的实践成果。

  但现实中,“从来如此”式干部屡见不鲜。有的干部习惯按图索骥,简单地从过去台账中留存的“标准答案”中寻找解题思路,闹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有的习惯以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只求表面、不顾实质,形成的政策与民众诉求严重脱节。一些年轻干部在入职伊始能够广开思路,但容易被部分人以“不必这么认真”“不会出事的”等言辞说服,不久后也成了“老油条”。上述种种怪象,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考核管理体系的漏洞,如容错机制有所欠缺,干部在采取新理念、新思路破题解难时存在后顾之忧,但归根结底还是干部自身定力不足、要求不高、韧劲不够,面对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陷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窘境。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旧有方法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但假如不适时加以创新,反而会成为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令解题者步入误区。破除“路径依赖”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所谓“常回头看可以寻找新路,走回头路意味着没有出路”,在当前新领域、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形势下,囿于现状、固步自封者的道路势必越走越窄。“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青年干部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新,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攻坚重难点任务的过程中修炼与事业发展相契合的工作能力,也许会经历短暂的“阵痛期”,但只有形成了突破自我的习惯,才能把“蜀道”走成“通途”。

  创新并不意味着投机取巧。一些青年干部误把精力花在“速成教学”上,致力于寻求工作的捷径,耍一些“小聪明”,虽获一时之利,但思想道德水准和工作本领却没能跟上,结果跑得越快摔得越惨,最终泯然众人,成了当代的“伤仲永”。同时,创新也不意味着肆意而为,而要注重“守正”。守正与创新互为表里,是老树与新芽的关系:有了守正这一根基,创新才能茁壮成长;当创新日益繁茂时,守正也就积蓄了更雄厚的力量。因此,青年干部只有正确理解创新的定义,才能真正涵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打破“从来如此”困境?关键在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一词知易行难,背后需要“愚公移山”式的付出和担当。青年干部当走出“得过且过”的舒适圈,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踏出入村入户的每一小步,听民音、集民智、解民困,做深扎土地的“根茎”。要把焦点对准基层一线,充分发挥“观察员”的作用,摸清政策执行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既做到“顺藤摸瓜”,也做好“麻雀解剖”,及时提出思考与对策。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不看“盆景”看全景,既看到各项工作的亮点,更要看到群众身边的痛难点,从实践寻求破题之道,用实践检验创新的成色,最终落实为惠民的实效。
发布人:Uburlia 发布时间:2022-11-17 09:28 收藏 阅读人次:16137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