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为民初心切莫“词不达意”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镇人民政府 陈德裕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署名文章,文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尤其需要各级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而在基层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对于宗旨、初心倒背如流,但在如何为民上却支支吾吾、词不达意,更有甚者,把为民挂在嘴边,心头想的却是“摆烂”“躺平”任时光匆匆流去。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切莫含糊其辞、词不达意,而应当深学、足践、明文,多说一些群众听得懂的政策,多干一些群众看得到的实事,多写一些群众读得懂的文章,让为民初心之“词”切中群众所需的“意”。

  “词”要达“意”要“学懂了”,说一些群众听得懂的政策。当前,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各地党员干部的最大政治任务,倘若党员干部自身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知之不深又如何将之带入群众中,又如何以学促行,让自己的本领更加符合时代和群众的需求。党员干部要紧跟热潮,通过集体学、个人学、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身边落地开花。学习应该入脑入心,而不是止于文字上空洞的记录,乏味的签到,切忌人到心不到,在会场中滥竽充数,做做表面文章。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当做一项伟大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仅仅止步于会上学,更要私下学,网上学,不仅要“学了”,更要“学懂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吃深吃透。并进一步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群众听得懂,这才是学有所用、学有所成。让笔记本上的文字变成鲜活的“教尺”,以学促行,鞭策自身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增强斗争本领,彰显更大作为。

  “词”要达“意”要“到位了”,干一些群众看得到的实事。要准确找到群众所需的“意”,就要同群众面对面、心交心。党员干部走访调研、进组入户是在基层开展工作过程中的“日常动作”。基层直面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实不实,群众心中自有标尺。倘若党员干部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心里想的是怎么拍好照片、怎么应付了事,发一张摆拍放群里搏得同事的点赞,在工作上作风虚浮,不能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便会逐步失去群众的信任。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应当是党群鱼水情的生动缩影,是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汲取群众智慧砥砺成长的“练兵场”,而不是作秀摆拍的“主阵地”。青年干部要真用耳听民意,真用眼看民生,真用手行利民之事,不仅身到群众身边,更要心到群众心里,把事情做到位,同群众同频共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拍即合,留下共同奋斗的幸福剪影。

  “词”要达“意”要“写实了”,写一些群众读得懂的文章。提笔能写,下地能干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不能渴望“鹤立鸡群”,于是净挑好的说,净拿华丽的辞藻显摆,把群众的诉求和自身的问题短板收起来,只为能交个好差。撰稿要力求生动写实,应当投群众所好,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写出来,把做的增进民生福祉的实事说出来,写出一篇干货满满的材料。党员干部要抓住撰稿时磨炼笔力的最好机会,全面复盘自身工作中的得与失,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准确描述工作中的成果,拒绝夸大,拒绝含糊其辞,直面存在的问题或短板,如此撰稿才能走深走心走实。同时,尽量将年终工作总结、政府工作报告等大材料带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提问题、提想法,敢于听群众批评的声音,汲取群众的智慧练就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笔杆子”,真正担起以文辅政的重担写下一篇诚意满满的稿件。
发布人:猫咪出逃日记 发布时间:2022-11-29 17:41 收藏 阅读人次:2301

初审:李爱国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