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

推出“新菜谱”助二十大精神“落地生花”

甘肃省岷县麻子川镇绿叶村党支部书记 李有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当前,全国各地干部群众持续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理论宣讲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的重要方式,是走进基层、深入群众的一种重要载体,能够传播党的理论、阐释政策主张、回应群众关切。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要精心烹制好“家常菜”“招牌菜”“特色菜”,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拔节生长”“落地生花”。

  推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菜谱”,开展“需求化”宣讲,让二十大精神“接地气、聚人气”。“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理论宣讲面对的受众群体很多,每个人的需求、阅历、接收能力都各有不同,基层理论宣讲的对象是基层党员和群众,如果宣讲内容高高在上、语言生硬死板,不符合他们的利益期待、不对接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难以引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把全会精神说清楚、讲明白,就要做到因人施教、精准宣讲。要在宣讲内容上从受众群体需求出发,把握小切口,既注重紧跟理论最新成果,又注重贴近群众关注热点,设计一批与群众所思所盼“无缝对接”的话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细化宣讲的“微课题”,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调制一道符合当地受众群众的“家常菜”,把普通老百姓常谈常说的“小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在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中更好地推动二十大精神生根发芽。

  推出群众“能领会”的“招牌菜谱”,开展“精准化”宣讲,让二十大精神“学得深、悟得透”。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目的,是为了让其“扎根基层开满花”。因此,宣讲不能是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体验,不能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说教,而应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魂滋养,是激扬力量、振奋精神的时代乐章。党员干部宣讲时切忌囫囵吞枣、生搬硬套,要充分考虑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做好“课前预习”做足“课前功课”,既保留会议精神的原汁原味,又能融合群众需求,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社区一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大道理“讲小、讲细、讲实”,以“乡音”传“党音”,只有把深刻的道理以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聚人气的语言表达出来,人民群众才能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用得上,让理论宣讲变得“接地气”“暖民心”。

  推出群众“可吸收”的“特色菜谱”,开展“创新化”宣讲,让二十大精神“出新意、能圈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理论宣讲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宣讲形式也要推陈出新、破旧立新。一本书、一支笔、一张桌,“说教式”的教学模式,看似认真听讲,实则心思早已云游方外,这种“文绉绉”的“填鸭式”教学,并不适用于面向基层群众,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形式主义问题,导致假作为现象产生。宣讲工作要结合当地情况,不断丰富“菜品”,用新颖的宣讲形式,增强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宣讲过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泛泛而谈,照搬照套、空洞说教,而要创新方式方法,立足田间地头、村舍庭院、商场街道、企业厂房等一线阵地,采取“线下+线上”的形式,打造“田间课堂”“空中课堂”“云端讲堂”,通过“板凳会”“茶话会”“微视频”等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宣讲模式,把“一次性”宣讲变为“裂变式”宣传,让宣讲更具吸引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人:12371网友spihd8 发布时间:2022-11-30 08:59 收藏 阅读人次:4345

初审:王嗣音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