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于“小田野”中窥见“大世面”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万寿镇人民政府 施静一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公正有序的积分超市、多种多样的家庭手工、和谐文明的邻里环境、赏心悦目的雅苑长巷……初入安徽省天长市万寿乡镇,沿着乡村公路前行十多公里便入了我所要驻守的百子村界:二十九个村民小组,五千多亩的耕地面积,约十六平方公里。欲读懂乡村“无字书”,便要在“小田野”中摸清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疫情防控、产业发展的种种经验,于田间地头、社区村头、农家炕头窥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大世面”。

  于田间地头求知,理清产业发展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大报告中又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可见,产业发展始终占据乡村发展的首要位置。在村庄里,无论是规划建设用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还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增减挂钩,产业发展始终与土地密不可分。深入田间地头,须汲取现代农业的发展智慧,了解高效栽培、灌溉等生产加工技术,要让“双脚扎进泥土”,努力投身到产业发展和振兴事业中去。

  于社区村头钻研,协助乡村基层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题中应有之义,党员干部是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新冠肺炎来势汹汹,乡村日常的首要工作便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当乡村老年群体、残疾人群体不便出门时,村干部们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的管理,带队入村到各个村民家中上门检测,时刻肩负着“急难险重”的任务。作为选调生,协助村委做好村务,把医保缴费、低保救助、特殊群体照护等工作落实到位,加入到乡村基层建设这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坚强堡垒中去,才能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于农家炕头走访,了解民俗民意民愁。振兴乡村,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和经济发展上的振兴,还包括精神文明和社会生活的诸种小事中。天价彩礼、豪华葬礼、高端寿诞,脏乱的村口摆设和邋遢的民居环境,无一不是美丽乡村画卷中的“鬼画符”。风俗自有其理,而顺应时代移风易俗便要求我们深入到“千家万户”,将村民的大事小事掌握住、理解好,让村民不仅仅“口袋富”,还要“脑袋富”。要树立文明新风,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共治、共建、共享”的内在动力,用民风淳厚新风尚取代不合时宜旧习俗,让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花一同绽放在农村大地上。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入村仅半月有余,在村间小路行走时我却忍不住感慨,不到四千的人口、不到两亩的人均耕地、占镇四分之一不到的面积,实在是“小小田野”;但养殖、种植、工业、手工业、学校、超市、文化公园应有尽有,实在是“五脏俱全”。既于“小田野”中见了“大世面”,便须以“积极有为”“起而行之”的奋斗态度,助力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农地肥”的壮美实践之中!
发布人:施静一 发布时间:2022-11-30 23:06 收藏 阅读人次:5337

初审:吴晓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