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重庆市开州区竹溪镇政府 谭红丹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搭上快车,赶上了“新农潮”,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当前乡村振兴的工作方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如何响应当前形势下的战略目标,推动乡村振兴更进一步,让“新农人”在家乡站稳脚跟,实现向“兴农人”的身份升级转变,这仅靠“武艺超群”的“新农人”远远不够,还需关怀升级,做到“望闻问切”。

  望诊知内,把握“兴农人”需求“重心”。从引到留的“乡”,不仅是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村,更是指个人要重新融入乡村的过程。当前的形势下,虽然“回农村”是大趋势引领,但如何帮助“新农人”心无旁骛发展事业,愿意以“故乡人”的身份留下来,正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基层治理面对的一道新考题。“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政府部门可以通过逐渐将各类公共服务全方面覆盖,在乡镇道路运输、物流配送、能源管理、通讯设施、技术培训、市场开拓、卫生管理等方面重点着力,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解决“新”到“兴”在住所、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让“兴农人”轻装上阵。

  闻声知疑,查明“兴农人”队伍“病源”。“新农人”知识面宽、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但目前乡村创业大多集中在种养、旅游领域,总体发展偏粗放,从“新”到“兴”,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定期召开创业经验交流会、设立便捷的创业咨询平台、聘请专家技术指导、组织外出参观等。同时因势利导,组建特色化、专业化的“兴农人”队伍,变“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以点及面,孵化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农业新技术团队,促动农业转型升级。让“兴农人”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上人人成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问计知需,开出“兴农人”增效“良方”。“兴农人”的成长需政府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在就业、创业、融资上提供优惠政策、资金倾斜。一方面,农人的“根”便是地,破解土地瓶颈问题,加强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复垦政策的压实推进,唤醒“沉睡”的闲置土地。另一方面,拓宽社会面,建联“校企农”,对相关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进行财政补贴与优惠,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释放发展引擎,为“新”到“兴”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土地保障、社会支持,帮助“新农人”留在乡村、融入乡村,真正成长为乡村振兴“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兴农人”。

  切根知症,解决“兴农人”处境“急症”。优化“兴农人”创新创业环境,才能让“新农人”扎根下来。政府角度,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搭好平台,把党支部建到田间地头,在“新农人”中培养挖掘“红色力量”,发展人才新党员、致富带头人,筑牢基层党组织基础,以组织建设为抓手,将“新农人”与乡村拧成一股绳。新闻媒体角度,大力宣传“归凤留巢”事迹追溯,增强“新农人”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认同度,提升心理资本,安心留在乡村谋发展,让“新农人”从思想上向“兴农人”转型升级。
发布人:12371网友x07gi1 发布时间:2022-12-2 09:21 收藏 阅读人次:3624

初审:杰瑞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