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国家宪法日:写好依法治国这篇“命题作文”

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委组织部 谢家忠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3次提到了“法治”。设立国家宪法日,就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宪法,积极宣传宪法,执好“三色笔”,写好依法治国这篇“命题作文”,让法治之光照耀民族复兴新征程,为建设“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丹心向阳”的“信仰红”,提炼“唯法是从”之主旨,高擎依法治国的“时代大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迈着自信而坚毅的步伐走向宣誓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向宪法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字字千钧,震撼人心。“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善宪法,就是要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党员干部要将法治信仰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唱响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主旋律。

  以“谠言直声”的“示范蓝”,搭建“秉公守法”之架构,凝聚依法治国的“全民共识”。“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将奉公守法作为“基本信条”,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公正用权,知敬畏、存戒惧、不逾矩,真正做到依法依规办事,让法治思维贯彻工作始终,争当宪法和法律“代言人”,用一言一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纵深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赋能添彩”。

  以“枝叶关情”的“为民绿”,写好“利民惠民”之结尾,点好依法治国的“龙睛之笔”。“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以法治手段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法治意识,保持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和工作理念,以“法治天平”和“法治标尺”衡量工作优劣,以“为民利民”作为最大追求,以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护佑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让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发布人:笔耕不辍666 发布时间:2022-12-4 11:23 收藏 阅读人次:2578

初审:杨南方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