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娘家人”的“寓教”要始终伴随成长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县委组织部 李子木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央组织部陈希部长撰文《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需要统筹抓好干部育选管用工作。指出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综合施策,优化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环节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要靠组织培养。没有组织培养的干部就好比蒲公英,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做得好与不好均无人指点,也不自知。作为干部的“娘家人”,组织人事部门要始终把选育管用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护航干部一路蹄疾步稳、日臻成熟。

  坐得住才能学得好、用得上,寓教于“心”抓常教育培养“富脑子”,避免“江淹才尽”。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的一切困难险阻,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就是始终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时代任务、满足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坚持把“让学习从‘心’发生、‘主动’发生”当成抓常教育培养的关键一招,聚焦坐得住、学得好、用得上,采取述学、评学、督学、考学“四学一体”方式引导干部树立“练功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功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的学习意识,围绕岗位职责、中心任务,按照“缺什么、学什么、干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学本领,在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中增强能力素质、克服本领恐慌。

  下得去才能吃得苦、起得来,寓教于“行”注重基层历练“压担子”,避免“外强中干”。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一名干部,惟有经受意志定力、耐心耐力、担当精神等考验,方能成为栋梁之材。越是艰苦复杂的地方越需要奋斗,越是奋斗越能锻炼人、越能长本事、越能够成就事业。要始终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引导干部牢固树立下基层就是打基础、比磨砺就是比潜力的成长理念,自觉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勉励干部主动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项,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增强担当、提高本领,在急难险重岗位上积累经验、锻炼提高、增长才干,练就一副担当任事的宽厚肩膀,练就一身不惧风雨、知重负重的勇气和决心,真抓实干、迎难而上的干劲和毅力。

  常交心才能强底气、增信心,寓教于“爱”加强激励关怀“壮胆子”,避免“瞻前顾后”。干部谈心,越谈越亲。开展谈心谈话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是开展思想工作和干部管理的重要方式,是深入了解与发现、关心与爱护干部的重要途径。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为干部释疑解惑、加油鼓劲,才能更好释放干部的“新活力”,激发干部的“战斗力”,增强干部的“凝聚力”,让干部在向险而行、向难求成中打消顾虑、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要坚持把解决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作为开展组织谈话的出发点,既要多听“吐槽话”也要常听“难言隐”,既要会听“预警声”也要善听“弦外音”,既要耐心“等人找上门”也要热心“主动敲心门”。多问一句引导干部讲出弦外音、言外意,深谈一句使干部的烦恼得以倾诉、心声得以吐露,用“润物细无声”的开导劝解、解围纾困,让干部吃下有事找组织的“定心丸”,一心扑在事业上。

  多敲打才能知分寸、明事理,寓教于“防”强化日常监管“扯袖子”,避免“迷失偏航”。“防患于未然,捉矢于未发。”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既要悉心培养,更要从严管理。要把提醒、约谈、函询、诫勉,用活能上能下作为时常“敲打”干部的重要方式,坚持“一镜到底”“一尺到底”,不搞“情有可原”、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法不责众”,做到爱护不袒护、容错不纵错。对未老先衰式、担心问责式、偷奸耍滑式等工作上的躺平进行当头棒喝式的告诫,对心存侥幸滋生的“小节无事论”,心存攀比滋生的“小节无害论”,心存邪念滋生的“小节无法论”等思想上的躺平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教导熏陶。引导广大干部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让“小偏差”“小错误”无处遁形、无处可藏。
发布人:李子木 发布时间:2022-12-5 10:30 收藏 阅读人次:1467

初审:沈佳宜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