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随笔漫谈
致敬“绿化将军”张连印:吹尽狂沙始到“青”
四川省蓬溪县农业农村局 熊劲帆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从雁门关到长城脚,从樟子松到云杉树。今年77岁的退伍军人张连印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奔波在每一处家乡的热土上。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枪杆子”变成“锄杆子”,18年来“老兵”张连印带领乡亲们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虽然他不再年轻,但所谓心若向阳,则无惧沧桑,七十七年间,山水在变、身份在变、容貌在变,但“张连印”这三个字在人民心中永远不变。
从“子弟兵”到“铁锹工”,变化的是“职业身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初心永远不变。
张连印深情道,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我才能长大,乡亲们对我的恩情一辈子也忘不了。从普通士兵成长为高级领导干部,戎马倥偬40载,功勋成就皆斐然,在职他是保家卫国、捍卫国家安全的铁血男儿,退休之后,他饮风咽沙、倾尽所有植树不已,在家乡建起了一道造福百姓的“绿色长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切光荣的背后,是张连印始终把乡亲、把人民放在心上,放在首位。年轻干部也要谨记,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对于一个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年轻干部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牢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要扑下身子,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不断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从“放牛娃”到“老党员”,变老的是“外貌容颜”,“克己奉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永远不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树初期,张连印拿出了全部30万元积蓄,并且通过抵押房产和子女支持再凑齐30余万,为了造林倾尽积蓄,最后将生态建设成果全部无偿交给集体。“我还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绿化荒山上吧!”这是张连印对乡亲们的坚定许诺。奉献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明确自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张连印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何为赤胆忠心,何为国之大者。年轻干部也要学习张连印的奉献精神,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奉献不为索取,谋事不为谋利,不看重名利得失;以集体利益为重,要积极努力、主动作为,把自己的青春奉献融入国家的复兴伟业。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变多的是“知识经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坚守永远不变。
第一年,张连印从右玉买了1万棵樟子松苗,结果第二年全死了;再栽,6000棵树,又死了……不怕艰难万险,就怕失去信心;不怕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投降。张连印擦干了流在开裂皮肤上的眼泪,哽咽着、惋惜着。正所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他下定决心、拿出狠劲购书自学,前往各地上门请教专家,去外地的林场学习,每遇到一个会种树的人,就扭着人家打破砂锅问到底,终于青山写忠诚,绿水映恒心,把荒滩变为了绿野。新长征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年轻干部更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青年。
发布人:
小熊几点跑
发布时间:2022-12-7 11:14
赞
0
收藏
阅读人次:1231
初审:钱莱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回复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