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探寻基层工作的“最优解”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街道选调生 李晟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期,现实题材电视剧《县委大院》在各大平台热播。该剧详细讲述了基层干部团结群众、探讨发展大计、共建光明县的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发生在“光明县”的故事,正发生在无数的“光明县”里;而梅晓歌的工作历程,正是千千万万个基层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今天和大家分享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街道“90后书记”尹冬冬的基层奋斗故事。

  流转土地,逐户动员,在探寻“酸甜苦辣”的足迹里映照鱼水深情。

  曾经的官荡村农业发展滞后,是一个以稻麦种植为主的典型农业村。全村有近7000亩耕地,流转的土地却几乎为零。受到早几年粮食市场疲软的影响,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官荡村里,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另谋出路,土地仅靠留守老人种植,村里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土地抛荒现象,这样萧条的景象,让尹冬冬心急如焚。

  “如何充分发挥官荡村的耕地面积优势,让村民口中的‘荒郊野蔓’重新发挥作用?土地流转势在必行!”2019年初,他逐组逐户上门动员,自己则是作为试点一马当先,率先流转土地200余亩。他成立了淮安市润涟家庭农场,一门心思扑在稻麦种植上,第一年的亩均收入就超过了1800元,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为父老乡亲吃了一颗“定心丸”。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示范、带动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向村委会申请扩大种植规模。流转后的土地解决了成本和人力难题,每年能节约近15万元的人工费用,加上科学灌溉、精准施肥,投入的化肥等农资成本还能节省30%以上。近两年官荡村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近2000亩,每亩地年均收入超过1500元,年均产值较先前增长了40%。稻麦生产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土地流转已成为该村农民致富和集体经济增收的一条重要门路。

  科技引领,技术增收,在探寻“学海无涯”的足迹里展现责任担当。

  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人,原先的尹冬冬从来没有种过地,更没有任何的生产实践经验,但是这些都不成问题。他主动拜黄海农场的高级技工为师,将黄海农场的稻麦新品种、新技术在自己的承包地进行实践。他前往省级试点园、省级口粮种植园,并与农技专家交流经验;从东北引进国内优质的口粮作物新品种,按照疏距密植的栽培方式,通过实施统一规划放线、统一育种标准、统一规范栽植、统一培土管理、统一施有机生物施肥的“五个一”管理模式,产品品质逐年提高,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科学的管理体系,使他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

  自己先行一步地“富了起来”,但他心里想到的却不仅仅是自己。尹冬冬稍有时间就主动向农户“上门传经”,互相交流作物培育方法。农忙间隙他还办起了“冬冬农技培训班”,把自己学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为了鼓励农技知识的传播,他更是复印、编撰资料送给前来学习的村民。面面俱到、温暖人心的关怀帮扶和技术指导,让乡亲们给他起了个“尹工程师”的绰号,也让官荡村走上了“科学种植”的崭新大道。

  “科技是农业生产的一把‘金钥匙’,我们靠着它打开了致富之门,也打开了全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增强的‘多把锁’,这是我们官荡乡村振兴的‘发动机’啊!”谈及农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好处,官荡村民们由衷地赞道。

  为民服务,率先垂范,在探寻“矢志初心”的足迹里锤炼过硬本领。

  现在官荡村在尹冬冬书记的带领下,土地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乡里乡亲的口袋鼓起来了,村集体的生活也富起来了。土地流转带动集体累计增收10万余元,并吸引了150多名留守人员二次就业,实现了全村老百姓每年人均增收8000元。下一步,他与团队成员还计划引入农业大数据平台,依靠手机、电脑无线平台对大棚进行集中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土地流转的好政策,科技富农的好方法,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在官荡这片“黄土地”上成功刨出了“金元宝”。

  “成为村书记后,每当官荡的父老乡亲问到我的生日是1990年时,都会感慨一句——‘90后’都已经成为村书记啦。我能感觉到这是对青春力量的鼓励,也是对青年力量的期许。这让我倍感欣慰,也让我压力倍增。”

  谈及此处,尹冬冬动情地说道,年轻是他的优点,但他下定决心,绝不让年轻成为他唯一的优点。“作为一名‘90后’的‘新农人’,我一定会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这项改天换地的‘大工程’,正如《县委大院》里的干部一样,用心带领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总有一天我要让乡亲们看到我时不只是感慨‘这个村书记还挺年轻’,而是说‘这个村书记的工作能力真强,没想到竟然还这么年轻!’”
发布人:安东时评 发布时间:2022-12-14 20:36 收藏 阅读人次:2407

初审:汪青雷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