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风吹麦浪 来一场和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委组织部 调训干部 程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随着《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发布,我国“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职责更加清晰明朗。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广大干部群众从全局高度出发,聚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条主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基础上,永葆“一以贯之抓落实”的战略定力,为广袤田野种下希望的种子,让奋斗足迹刻在乡村振兴的新征途上。

  风吹麦浪,是田野里的“红色队伍”,用“鱼翔水底”的步伐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牵牢农村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为乡村振兴增效。党员干部应做“鱼翔水底,而非“鸭”浮水面,感水温、知水情、顺水势,将党中央的决策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位,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要坚持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基层党员干部应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确保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日常事务,获得村民的信任和认同,为基层治理凝心聚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共融互促”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增添活力、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在提升基层治理的同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整合矛盾调解、法律服务和便民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走好乡村善治之路,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基层党员干部以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在风吹麦浪的田野里迈出“鱼翔水底”的步伐,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禾谷飘香,是田野里的“农创队伍”,用“衔泥归雁”的步伐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造血”。归雁回引、筑巢引才,健全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吸引优秀青年返乡、招募大学生村官,鼓励青年群体争做新时代的知青人,让年轻干部在希望的田野“大有作为”。变“农特产”为富民产业,变乡村故土为创业“热土”,带动村民就业创业,鼓励青年躬身“田间地头”书写“致富经”,推动增收可持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1120万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结合农业实际培养新时代的“农创客”、懂技术的“新农人”,跳出农业挖掘匠人、创业贤才。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及考核机制,让青年人才不仅“下得去”“做得好”更“留得住”。把购房安家、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人才关切的“关键小事”落实到位,让返乡创业者干事创业有奔头、有甜头,在禾谷飘香的田野里,迈出“衔泥归雁”的步伐,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四野芳华,是田野里的“生态队伍”,用“鸭稻共生”的步伐与乡村振兴“阔步齐行”。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添翼”。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美丽乡村,田畴沃野尽丰景方能换来乡村的气象新、农民的日子美。美丽乡村不是“一处美”“一时美”“外在美”,而是以绿色为底色的“持久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农民不仅要口袋鼓、脑袋富,还要吃上“生态饭”。努力让生产绿起来,质量提起来,既要在乡村的“里子”上用情用力,更要做好乡村的“面子事业”,让传统发展转变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打造“生态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农超对接”等新模式,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是农村收获财富的经济“杠杆”。在守住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让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释放其市场价值,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美丽风景变“美丽经济”,让党员干部、群众携手投入生态建设,在四野芳华中迈出“鸭稻共生”的步伐,与乡村振兴“阔步齐行”。
发布人:cheng溪禾儿 发布时间:2022-12-16 11:46 收藏 阅读人次:31226

初审:张兵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