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

宣讲要“入脑”“走心”“践行”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委组织部 杨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紧密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着力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说服力、亲和力和有效性,这为宣讲提供目标指引和方法指导。

  然而,一些地方开展宣讲,存在不同程度“走形变样”现象。如,有的内容上“大水漫灌”理论套餐,有的形式上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有的效果上“只刮风,不下雨”,凡此种种,不仅影响宣讲二十大精神的质效,也违背了《决定》的初衷。基于此,要从把握原则、创新课堂、坚持目标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让宣讲“入脑”“走心”“践行”。

  把握”三个原则”,让宣讲内容“读得懂、悟得通”。“治大国,若烹小鲜”,宣讲亦然,要用心用脑、精细制作。然而一些地方在宣讲时,没有系统考虑听众的实际情况和突出宣讲的重点,简单地“大水漫灌”理论套餐,容易造成“食之乏味、消化不良”情况,难以引发听众思想共鸣、情感同频。要根据不同听众特点和宣讲重点,有的方矢、深入浅出,把握读懂与悟通相结合的原则,变“全篇通读”为“精准滴灌”,将“重大部署”延伸到“本地实际”去讲解,既要深刻阐述党中央的最新要求,又要准确把握本地的发展方向,让听众在“读懂悟通”中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要把握说理与动情相融的原则,变“理论观点”为“案例分析”,将抽象概念的“大道理”转化为躬身为民的“小故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做到情真意切,进一步引导听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把握通俗与易懂相结合的原则,语言上少点深奥难懂的“书面语”,多点基层“家常话”,把真理的味道讲清楚、把忠诚的意义讲透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创新“三个课堂”,让宣讲形式“活起来、火起来”。“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胜。”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抽象概念化的东西较多,如果宣讲总是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难免让人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因此,要创新形式、营造氛围,让宣讲既有“声音”更有“金曲”。要不断完善“传统课堂”,要会“听讲”更能“争讲”,引导学员围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进行思想交流、建言献策,实现“被动灌输”到“主动汲取”的转变,不断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创新“线下课堂”,适时将宣讲场所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休闲广场,灵活运用“田埂会”“板凳会”“圆桌会”等形式,宣“讲”宣到位、送“学”送到家,让宣讲活动既“接地气”又“聚人气”。同时,要依托本地固有红色资源,组织听众在实地参观、赴现场教学,汲取红色力量、赓续红色血脉。要不断拓展“文艺课堂”,深入到各乡镇、村(社区),广泛采取小品、山歌、漫画等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演出来”“唱出来”“画出来”,提升宣讲的立体度、鲜活感和趣味性,做到口口相传、声声入耳,把党的声音传遍祖国大地、传入千家万户。

  坚持“三个目标”,让宣讲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为学之实,贵在践履。”宣讲目的是要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但现实中,一些地方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满足于培训讲过了、会议开过了、嘴上说过了,宣讲“轰轰烈烈”,成效却微乎其微。为此,要树立目标、精准发力,让宣讲既有“形式”也能“成事”。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目标,注重从历史经验中论证出“党是我们百年征程艰苦奋斗、不断胜利的领导核心”、从新时代10年中解读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明白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进而把个人理想融入复兴伟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以“造福于民”为目标,聚焦党员群众的民生难点、痛点,以心交心、换位思考,深掘问题根源,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用到“急难愁盼”问题去分析、去宣讲,既要讲清政策措施的福利,又要消除“难点”“痛点”的顾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坚持以“干事创业”为目标,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等热点、重点工作,宣讲出“干货”和“硬货”,多总结新时代10年的卓越成就、创新办法、成功经验,引导党员干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切实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力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一线。
发布人:涛涛涛 发布时间:2022-12-19 14:08 收藏 阅读人次:5567

初审:钱莱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