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

在“民心”“民声”“民意”中品读人民力量

四川省仪陇县委组织部 蒋婷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作二十大报告时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人民”二字的千钧分量,常系“民心”、常听“民生”、常纾“民意”,用心用情用力把工作做到人民心坎上,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民心”常系方得民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了百余次,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为民初心,诠释了人民领袖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道德经》中“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就告诫我们,执政者应当以群众百姓的心愿为心愿,将群众百姓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心甘情愿当人民的公仆。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田间用水问题、医保缴费、销售农家菜等等这些看似一件件普通的事情,连着党心和民心,既要长做也要常做,只有认真细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我们办实事、解难事的“温度”,才能真正聚拢民心,得到群众信任,成为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

  “民声”常听方惠民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心中永远有一杆秤,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群众是哭还是笑,是乐还是愁,照出我们工作的好与坏、优与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听民声就要走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少数党员干部在基层调查研究中,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听干部汇报的多,与群众交流得少,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今天,群众的思维得到进一步解放,群众的需求也变得更多元化,党员干部要做到与时俱进,真正将身心都沉入到基层,不仅要了解群众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让群众吃饱穿暖,也要全面掌握群众精神层面的需求,丰富农闲生活,才能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民意”常纾方使民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要清醒认识到:“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只有了解掌握了群众的真实意愿,才能做出令百姓满意的决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以民意所向定标,正视且深思“抱怨声”“吐槽声”背后的问题,找到工作上的不足与缺陷,对事关群众的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见效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执政党的公信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获得群众的认可,校正前行之路。
发布人:德乡 发布时间:2023-1-12 15:10 收藏 阅读人次:7254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