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43年:从“变”与“不变”中读懂流动中国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人民政府 石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我国的春运是东半球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在外辛苦打拼了一年的人们纷纷踏上归家路途。从1月7日开始,为期40天的春运大幕正式开启。

  “春运”这个词,自1980年《人民日报》第一次使用以来,伴随着每年熙熙攘攘的人群、匆匆忙忙的步履、大大小小的行囊……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在对新年美好的期盼里,已走过43个年头,成为了中国发展最好的见证人。

  43年,变的是数字,不变的是“了不起”的“流动中国”。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时代壮举,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13.9万公里,高铁运营总里程也达到了3.5万公里,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2023年春运,就在这一幅流动中国的温暖画卷徐徐展开。祖国西北角,乌鲁木齐站装点一新,喜庆的窗花、大红的灯笼和中国结为踏上旅程的人们带来暖意;大别山深处的金寨站,高铁呼啸而来的轰隆声、行李箱滚轮转动声、亲人团聚彼此呼唤的欢声笑语,交织成生机勃勃、温暖祥和的景象;华南暖冬里,高铁枢纽大站广州南站,人潮涌动的火热场面再次重现,旅客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洋溢着回家的喜悦……正因为数亿人回家之路所蕴含的特定意义,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这条春运之路建设成了了不起的“爱之路”,让旅客归家路途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更让春运路上充满温暖和感动。

  43年,变的是列车,不变的是“高速度”的“流动中国”。以前一提起春运,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哐当哐当”的绿皮火车,难以落脚的拥挤车厢,车上的叫卖声以及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动辄十多小时的车程。2007年开始,动车组上线运营,“和谐号”身影越来越多,中国逐步迈入“动车时代”。2017年,随着“复兴号”的投入使用,中国又跨入了“高铁时代”。380公里的时速,让旅客归乡路变得更“短”,100公里以内的路程一天即可往返。今天,我国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路路通顺,旅客可以自主选择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出行,走亲访友和回家都变得容易了,大幅压缩了时空距离,也极大慰藉了焦灼的思乡之情。随着国家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那个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春运回来了。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客流总量预计20.95亿人次,比去年增长近一倍。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牵挂亲人的身影,是一份份思乡心切的惦念。

  43年,变的是体验,不变的是“智能化”的“流动中国”。裹着军大衣、排队好几天只为一张火车票和黄牛在车站的吆喝是许多人对春运的难忘记忆。现如今,支付宝乘车、网络订餐、电子客票、站车WIFI等得到网友一致好评,成为火爆朋友圈的热议话题。43年,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为了紧跟时代步伐,为了提供更智能化的便民服务,为了让旅客有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通宵排队”到“刷脸扫码”,从“人在囧途”到“人在暖途”,流动中国“智能化”的背后是绵延千年的“年味儿”。过去三年,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很多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放缓了归乡脚步、搁置了团聚计划。如今,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一句面对面的“过年好”、一场围炉而坐的畅谈,不仅让游子的思乡情得到慰藉,也让我们深刻体悟,团圆不仅是人与人的相聚,更是心与心的碰撞。

  新年承载着无限希望,春运寄托着浓浓乡愁,以及43年“流动中国”的巨变。2023年春运,在回归的烟火气中拉开帷幕,也开启了许多人新一年的记忆和期盼。团圆过年,人同此心。过一个熟悉、欢乐、祥和的春节,将成为我们全面回归正常生活的又一重要标志,也为我们接续前行、奔赴美好新生活注入勇气和力量。
发布人:本无之何为之 发布时间:2023-1-20 09:48 收藏 阅读人次:30767

初审:杨南方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