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侗寨古村的华丽转身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友村 李春荣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深冬时节,寒风凛冽,却已呈万物复苏之势。登临山顶景亭,举目远眺,但见如画般的村落依山而卧,群山环抱;吊脚楼鳞次毕节,绿树环绕;一条丝带般的道路蜿蜒曲折,直通远方。这里就是被众多文人墨客誉为“诗境家园”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高友村。早在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传统村落,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生活贫困、无人问津。随着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高友村经过三步跳跃,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

  第一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提升人居环境

  从前的侗寨,虽楼房古朴特色,但楼下养猪楼上住人,门外垃圾飞满天,让客人只可远观却不敢近闻。为了改变这种尴尬境况,撕掉“脏乱差”标签,高友村痛下决心,破而后立。一是立榜样改思想。部分乡贤和时任村干带头建新居、换格局、移牲畜、改户厕、扫卫生,房屋面貌焕然一新,使村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干净生活。同时,村干们挨家挨户做村民思想工作,最终使全村住房格局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实现了人畜分离、干净整洁。二是定规矩树新风。以党建促自治,成立老年人协会、青年协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组织,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评比、落实门前三包等系列活动,使村寨卫生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三是建设施美环境。充分用好用活各级资金,启动实施公共建筑风貌、文化广场、观光步道、村寨亮化、修路改厕、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打造侗寨版“富春山居图”。高友村先后被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柳州市十大“精品美丽乡村”、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重点旅游村。

  第二步:“讲好侗寨故事,唱好侗族大歌”——挖掘传承文化

  如果说改善环境是“换衣”,那么挖掘文化则是“育魂”。为使“乡愁”留得住,乡村有活力。高友村深入挖掘侗寨传承文化,使之与当代价值观相契合,让高友文化灵动而有价值。首先是保留传统风貌。充分征求民意,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合理开发,加强建房管理,约定新建楼房均采用传统吊脚楼木质结构,形成村寨特色。2012年,高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次是办好特色节日。办好“新米节”“韭菜节”“太阳节”等特色民族节日,唱好侗寨“多耶”,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知名度和美誉度。2014年,高友村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再次是保护历史古迹。注重飞山庙、南岳宫、廻龙桥等古迹保护,使村寨故事世代相传。村内现存戏台1个、风雨桥1座、飞山庙1座、南岳宫1座、凉亭4座、鼓楼6座、井亭10个、吊脚楼400余座、古墓数处,被誉为“活的博物馆”。2017年,高友村古建筑群被列为广西古建群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步:“共同致富奔小康”——发展乡村产业

  高友村四面环山,气候四季分明。如何将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致富资源是高友人一直思考的问题。随着脱贫攻坚战役的打响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上级党委、各级组织和众多帮扶人的帮助下,高友村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之路。一是打造村寨“名片”。利用三江县推行“一村一品”之际,大力发展“韭菜”产业,通过多年连续隆重举办“韭菜节”,使“吃韭菜到高友”深入人心,成功打造“韭菜之乡”。二是打造“绿色银行”。推进茶叶种植,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劳动致富。全村现种植茶叶约1300亩,有茶叶加工厂4个,年获茶青收入约700万元,茶叶加工收入约50万元,成为主打产业,带动脱贫户覆盖率90%以上。三是打造“旅游+研学”之路。通过“合作社+企业+院校”方式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建设“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吸引研学师生,带动村内民宿、就业和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年接待游客7.3万人次,获得年经济收入130多万元。2020年,高友村贫困发生率由35%降至0,实现全体脱贫。2022年,高友村人均年收入达1.51万元,同比增长9%,逐步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1-30 21:28 收藏 阅读人次:2419

初审:汪青雷 编辑:亦风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