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和接受人民监督是内在一致的,都源于党的初心使命。”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孤盏烛火到星火燎原,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践行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自我革命和接受人民监督,始终坚持“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力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厚植“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始终树牢“人民”的价值指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事实证明,只有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将人民“置顶”,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风险挑战。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怀,坚持为民服务的干事创业追求。着力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到基层一线、改革前沿,察真情、听真言,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能抓本质、善找规律。改进工作作风,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成“头等大事”,让群众的“呼声”变成“幸福掌声”。
追求“我将无我”的为民境界,始终明确“为人民”的价值追求。境界造就胸怀。“无我”是一种境界,是不计得失、不谋私利,是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当代愚公”黄大发,为了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奉献36年凿通“生命渠”,用“我将无我、为民造福”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承诺。扶贫干部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一个个无悔的选择、一次次无畏的前行,无不蕴含着共产党员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宏大境界。“无我”之境,是“无私忘我”,是“无畏舍我”,唯有这种境界,这种始终明确“为人民”的价值追求,才能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广大党员干部要追求“我将无我”的大境界,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要一切行动从人民利益出发,向群众期盼而行。要牢记共产党员这个“第一身份”,以心无“小我”、深怀“大我”、奋斗“无我”的状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乘风破浪、所向披靡。
坚守“廉洁自律”的为民准则,始终擦亮“人民性”的价值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当前“五花八门”的诱惑、“糖衣炮弹”的轰炸,为腐败思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党员干部一旦丧失了内心操守,心中进了“贼”,就会导致灵魂被“俘”、思想被“腐”、气节被“劫”、情怀被“盗”,逐步滑向罪恶的深渊。比如,热播剧《狂飙》,被称为2023年开局“扫黑反腐王炸”。剧中杨健是反腐倡廉的反面典型人物之一,他从人民干警到成长为副局长的过程中,理想信念丧失,初心使命缺失,不能坚守“清廉”底线,最终自食恶果。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的为官准则,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守得住清白。要坚持对照党纪党规,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及时进行思想“大扫除”。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和权力观,算好“人心向背”政治账,始终擦亮“人民性”的价值底色,始终如一坚持共产党人的廉洁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