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江苏昆山长大,但是我父亲的家乡在江苏省泰兴市曲霞镇的一个小村庄,爷爷奶奶也常年住在农村。于是,从小我就比同龄的小伙伴要忙碌一些,每年过年的时候,要和父母“长途跋涉”去爷爷奶奶家拜年。
九十年代初,家乡是泥土砖瓦堆砌的“乡土气息”。小时候,从昆山到泰兴需要经历陆路——水路——陆路的“一波三折”,一大早出门常常要到天黑才能到家。年幼的我第一次见到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体验“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兴奋和震撼让我忘记了晕车、晕船的难受。那时候老家大多是泥土地,路也很窄,从大巴到公交车再到“摩的”,几经周转才能到达村口。寒夜露重,从村口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家,沾满泥泞的裤腿是归家的第一道印记。老家的砖瓦房内砌了一口土灶台,小小的灶眼旁隔绝了冬日的严寒,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待的地方。
二十一世纪,家乡因新农村建设有了“崭新面貌”。“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千禧年的时候,我们家第一次坐着大巴车驶上了建成通车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平稳宽敞的公路大桥,减少了很多旅途的奔波,半天的路程就能到家。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家乡的建设之路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旱厕改造、河道治理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天然气进村入户让家里通上了热水、用上了燃气灶,拓宽硬化的村道一路从村口铺到了家门口。老家的小平房摇身一变成了多层小“洋房”,我也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再也不用和父母挤一间房了。
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为家乡带去了“诗和远方”。工作后买了汽车,带着父母自驾不到3个小时就能到家。时隔多年再次回到老家,家乡的生活在我眼里又多了一些田园和诗意。老家房子的前院和后院分别有一片小菜园,爷爷空闲时会种些当季的瓜果蔬菜,绿色健康又能自给自足。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家乡的农田、鱼塘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也成了乡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北边还新建了文化广场,有花卉绿植和健身场地,天气好的时候爷爷会和老伙伴们结队去散步或健身,乡村的环境变得更加宜居,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也不断充实。
家乡三十年的变化,是农村基础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是农民生活水平、精神文明的提升,也是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加充实的体现。家乡的“蝶变”是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的一个缩影,乡村的美景期待更多的目光,相信下一个三十年,乡村不仅是老人留守的家园,也能成为更多年轻人“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