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辞·卜居》曾言,“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义人才各有长短,在使用上不必求全,要扬长避短;陆游《苦笋》有云:“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强调实践出人才的重要性,主张放手锻炼人才。中国古典名篇中有关选人用人的论述浩如烟海,其中不少作品内容丰富、富有哲理,处处散发着哲学的光辉,对当下组织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广大组工干部要时常品读古典名篇佳作,并从中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提高识人察人的能力,从而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激励担当作为。
参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面客观的规律,细致入微“识”干部。北宋大文豪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这句诗用生动的哲理告诉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识别干部,必须全面、深入、细致,透过表象看本质,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式开展考察,经历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持续跟踪、密切关注的过程。既要看到干部的优点,又要看到干部的缺点;既要了解干部在现单位的表现,也要了解在原单位的情況;既要了解同事和上级的意见,还要了解下级和群众的意见;既要了解多数人的意见,还要倾听少数知情人的意见;既要考察八小时内的表现,也要了解“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最后,将其与纪检监察、巡视、审计、信访等反映的情况综合起来,切实把干部身上的问题查清楚、搞明白,既不放过有问题的干部,也不耽误没有问题的干部。
领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认识的真理,实干实绩“考”贤能。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用这一句诗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如果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主体认识客体的基础,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干部的能力素质和现实表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也是把人看准、把干部选准的根本途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组工干部要善于在实践中检验、识别、鉴别干部,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锻炼人才。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名声在民间。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广大组工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多接触,多谈心交心,在接触谈心、调查研究过程中了解干部,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将经受住各种考验的优秀干部识别选拔出来。
掌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立统一的矛盾观,不拘一格“降”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引申自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在他的《寄兴》一诗,意思是对一个人不能求全责备,要求没有一点瑕疵和错误,彰显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深刻哲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这就要求广大组工干部在考察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既要看到干部的长处与不足,又要善于看主流、观大节。如果一个干部的主要缺点是致命弱点,那就需要坚持原则,敢于发声,坚决杜绝“带病提名”“带病提拔”;如果其缺点只是枝节问题,那也不能太求全责备,不要把小毛病和偶尔的失误当成大节和主流,因小疵而废大才,要认识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加强对干部的跟踪管理,避免小问题成为大问题。通过综合看待干部的优缺点,得出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错误思想的禁锢。
练就“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联系发展的眼光,长远动态“择”栋梁。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中记录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历史名典,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不是孤立静止的。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不是孤立静止的。任何工作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理念到观念、从观念到行动、从行动到效果的过程,都必须经历一个质量互变、螺旋上升、久久为功的转化过程。人的思想觉悟、学识水平、工作能力也是如此,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识别干部不能搞一锤定音,不能简单地因一时一事对一个人进行判断而轻下结论,要通过经常、持续地考核了解,在动态中把握干部的发展变化。同时,识别干部不仅要正确了解干部的历史和现状,还要分析他的潜能、预测他的发展趋势,切忌孤立、静止地分析干部,割裂、片面地看待干部,特别对那些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大胆实践的干部,更不能因一时经验不足造成失误而否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