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如何提升调查研究工作实效,把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基层调查研究要学会干好“三样活”,从容面对各种形势,党员干部要在复杂环境中应对挑战,在锻炼磨砺中逐梦前行,在“走访调研”中抓准民生“痛点”,在“体验感触”中打通办事“堵点”,在“真抓实干”中解决工作“难点”,助力调查研究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调查研究是个“技术活”,党员干部需要围绕课题,在“真走调研”中摸清基层“痛点”。选准选好调研课题,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围绕课题开展调研,是提高调研实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相信不少干部都时常品读“人民公仆”焦裕禄的故事,在开展工作之时,他经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兰考县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蹲点,真正用脚步丈量民情,得到了真实详细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了“蹲下身子看蚂蚁”的调研之道。调查研究工作是个“技术活”,党员干部需要围绕调研课题,坚持走好调研群众路线,不走“经典路线”“指定线路”“盆景路线”,更不按照基层的“路线图”去进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多到车间厂矿看一看、多去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和干部群众谈一谈,多听到更多“原滋原味”的声音,用自己的一身汗、两脚泥换来最新鲜的、带有泥土芳香的第一手资料,摸清基层实情、民生“痛点”,把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更实。
调查研究是个“体力活”,党员干部需要带着问题,在“深剖细析”中打通办事“堵点”。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能只当“好好先生”“老好人”,只看门面窗口不看后院角落,只听汇报材料不听牢骚抱怨,只访群众演员不访困难群众,只翻工作台账不看具体情况,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明知看到、听到的有假,要想调研报告见水平、见症结、见问题,就得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和魄力,有“草摇叶响知鹿过”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调查研究工作是个“体力活”,党员干部需要带着问题,对安排的“规定路线、既定行程”多些随机应变,学会突破“框框”想问题、想策略,在“突然袭击”中看到真实状况、在“多次沟通”中了解民心民意、在“反复蹲点”中找到矛盾根源,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精准发问,从群众说话的语气、情绪等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本质,在“辣味”调研中“红脸出汗”,正视自身短板、清楚差距不足。
调查研究是个“艺术活”,党员干部需要融入感情,在“真抓实干”中解决工作“难点”。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到破解问题的“金钥匙”,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因此,调查研究工作是个“艺术活”,党员干部需要融入感情,掌握和学会与群众说话的艺术、倾听群众心声的艺术,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选准科学的破题切口等等,不做“一调了之、一走了之、一交了之”的甩手掌柜,把调查研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始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写好基层调研的“下半篇文章”,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把调研发现的具体问题放到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大局之中谋划,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深入解剖麻雀,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案,转化为为民解忧的实招、硬招、绝招,使调查研究同中心工作、基层群众的需要紧密结合,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