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7日,在我们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习近平总书记在高规格研讨班上亲授“开年第一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年初都会到中央党校为高级干部讲授“开年第一课”,“开年第一课”至今一共举办了10期,总书记在每一期的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都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来了“生动教材”,对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国之大者”,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十分重要。深入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年第一课”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不断变化的是我们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复杂环境,始终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与时俱进的“根本原理”以及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
变的是云谲波诡的“世界时局”,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才能破浪前行、行稳致远。10堂“开年第一课”、10篇重要讲话,彼此联系、相互印证、守正创新,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和思想体系。全体党员干部只有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学习和思考每一堂“开年第一课”的彼此联系,深刻领悟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背后的“政治考量”和“重大意义”,才能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脉络,才能看清、想透、把准“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这10篇重要讲话作为一整套“教材”学习,从整体上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促万变。
变的是与时俱进的“文明进程”,不变的是守正创新的“根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不仅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深入学习10篇重要讲话,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合了理论和实际、中国和世界、历史和现实,在理论上、宏观上科学系统地进行了深层原理的讲解和指导。在今年的“开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讲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来讲到我们党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科学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深刻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建设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普遍规律,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定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和勇气。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系统观念,深刻领悟科学原理,养成从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等维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习惯,用科学系统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变的是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不变的是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这10篇重要讲话,闪烁着高瞻远瞩的“中国智慧”,不仅对重大理论课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讲解,还对一些需要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阐明重大关系、理清科学脉络、给出实践方法。在本次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要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六大关系。六大关系相互联系、彼此作用、互相影响,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和智慧。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增强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智慧”,不断提高“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敏锐度和“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洞察力,认清“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仗,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