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从小乡村“沧桑巨变”看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上湾镇卫生院 李晓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渭源县上湾镇,地处以贫困和干旱闻名于世“苦”甲天下的甘肃省定西市,2017年10月18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乡村振兴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携着“酥雨”,“滋润”着定西这片干旱而贫瘠的土地。六年多来,做为上湾镇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有幸亲眼目睹了上湾镇的“沧桑巨变”,如今的上湾镇,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的“硕果”,已“挂满枝头”。

  “兴”乡村产业发展,促产业体系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思想的引领下,上湾镇的产业体系由原先的只凭种庄稼“靠天吃饭”的单一模式,转变为集乡村旅游、劳务输出、扶贫车间、花卉集散、特色庄园、畜牧养殖等多重产业体系“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模式。扶贫车间内机器轰鸣有声,南谷新村里游客络绎不绝,劳务输出遍布全国各地,南谷玫瑰品质远近闻名……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多元化调整和经营,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敢想敢干的劲头足了起来,他们脸上洋溢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正阔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兴”乡村生态治理,使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向“亮齐优”转变。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每逢春夏季节,渭源县上湾镇南谷新村内,绿水涟涟,花草飘香,优美的环境,引得不少外地人来到这里旅游观光,南谷新村,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易地搬迁、乡村生态振兴中的一张靓丽名片。昔日杂草丛生,脏乱不堪的乡村生态,已一改往日的“灰头土脸”。“尖山脚下,漫坝河旁;青桥绿水,黛瓦白墙。晚风纳凉,暗花生香;流光半夏,在水一方”,这就是南谷新村内优美环境的具体写照。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免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老人和孩子们,坐在花草小道旁的凳子上,享受着美景,安度着时光,欢笑之声,时不时回荡在耳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兴”乡村文化建设,让乡村民风从“旧思想”向“新风尚”转变。

  “国尚文化则国强,家尚文化则家昌”。走在上湾镇党建主题广场、南谷新村、村部院落、村落巷道,随处可见的,是旨在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古今名言和壁画。“重孝道,知廉耻,勤劳作,肯学习”“忍、让、谦、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教养、懂礼仪……”看着一幅幅富含文化内涵的壁画,细品着一句句有着强大文化内涵的古今名言,瞬间感觉文化对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熏陶是多么的重要。从一点一滴,从耳濡目染,感受着乡村振兴给曾经的穷乡僻壤带来的蓬勃生机。闲庭信步,穿村走巷,一种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凝神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年间春夏秋冬,六年里风雨兼程。六年间披星戴月,六年里勤奋耕耘。六年间艰苦奋斗,六年里蓝图终成。看小乡村华丽“变形”,见乡村振兴今日辉煌。如今的上湾镇,南谷新村的靓丽,见证着乡村振兴的奇迹,多元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是人民群众一个又一个的“兴”喜。冬去春来,又是一个播下希望的季节,听,上湾镇文化秧歌队那欢欣鼓舞的快板唱响云霄:夸上湾,赞上湾,咱们上湾不简单。国家表彰获大奖,县内县外美名扬。乡村旅游树亮点,南谷新村风景线。避暑垂钓玫瑰园,餐饮娱乐配套全。脱贫攻坚措施强,乡村振兴思路广。扶贫车间显成效,振兴路上再启航,再启航……
发布人:木子心12371网友oa9osm 发布时间:2023-2-16 17:17 收藏 阅读人次:5572

初审:安可欣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