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抚顺市向雷锋墓敬献花篮并参观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雷锋精神”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代表,激励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接续奋斗、团结一心、共创美好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雷锋精神”仍然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不断赋予其新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让雷锋精神焕发更加生机勃勃的活力,指引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行稳致远,不断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就是要从“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中汲取“为民之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雷锋用他的生命践行了他为民服务的誓言,用“有限的生命”作出了“无限的服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雷锋故事”中汲取为民服务的奋进之力,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始终警惕“安泰之死”,永远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常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情,常深入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倾听群众愿望、了解群众烦恼,用“沾满泥土”的脚走进群众“心坎里”去,用“饱含真情”的真心温暖群众,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用“为民之情”不断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就是要从“我愿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中汲取“奋斗之志”。“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雷锋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义。从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到献身教育扶贫的张桂梅,从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到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奋斗”永远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力量之源”,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仍在不断续写,并传递给更多的党员干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雷锋故事”中汲取“奋斗之力”,要敢于攻坚克难、爬坡过坎,敢于“啃硬骨”“涉险滩”,甘当率先垂范的“行动者”、不做纸上谈兵的“清谈客”,在实践中淬炼、成长,用实干激励奋发的斗志,以“百炼成钢”的决心应对新时代“两个变局”的考验,凝聚艰苦奋斗的澎湃力量,用“奋斗之志”不断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就是要从“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中汲取“团结之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雷锋精神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结一心、带动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精神力量,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而“力量之源”就是我们的广大的人民群众。要善于从与群众沟通交流中汲取群众的“智慧”,甘当好学多问的“小学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群众工作的实践相结合,善于向群众学习,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智慧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善于发动群众,多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展工作、解决难题,在日常“为民办实事”的一点一滴中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断积累群众的情感认同,取得群众信任,获得群众拥护,用持续真挚的情感降低发动群众的阻力,真正做到“一呼百应”,用“团结之力”不断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