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产业“金钥匙”开启振兴“雁阵图”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大通街道党工委 陈倩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振兴是“五大振兴”之首,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守住管好“大国粮仓”、聚力“双招双引”能级提升、盘活乡土人才资源,广泛形成“头雁领航、强雁带动、群雁齐飞”的产业振兴“雁阵图”,让广大农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筑牢“头雁”阵地,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耕基。粮食安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和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各地压实政治责任,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流转、“小田并大田”、“点菜式”种植等多种形式实现增收,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力求抓粮食面积落实和抓产量增加“两手赢”。要以粮食需求为导向,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着力解决“谁来种粮”“如何种粮”根本问题,既要算好经济账和政治账,也要算好眼前账和长远账;要聚焦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打造更加紧密的粮食产业格局,推动从农业大省向强省转变,全要素护航“米袋子”安全又健康;要抓好大豆、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生产,开发农业多元价值,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确保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

  培育“强雁”项目,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开新局。产业升级和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一个个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落地,一个个乡村作坊、家庭工厂、农业合作社、帮扶车间等示范平台的运营,为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提供坚强保证。做好农村“土特产”文章,必须在强龙头、兴业态、融链条、响品牌方面多向发力,迅速掀起“双招双引”热潮。要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以项目强支撑,在挖掘、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持续发力,提升补链强链延链水平,把产品转化为产业;要做好产业融合文章,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带动,吸引企业入驻,加快项目投产实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循环化,同时强化金融支持和技术服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规上企业研产活动全覆盖,探索以工代赈新路径,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要以企业需求导向,搭建起“政、企、村”“人、技、资”交流合作平台,做大分好“蛋糕”,推动县域富民企业高质量、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激活“群雁”效应,为“党建引领、党员示范”聚治能。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推进产业振兴全面展开还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必须坚持党建领航,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招募高校毕业生从事“三支一扶”,汇聚起“群雁齐飞”的产业动能。要夯实战斗堡垒抓产业振兴,把好市场准入“第一道关口”,激活服务保障“神经末梢”,释放更多产业红利,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为产业兴旺释放新活力;要高标准培育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筑牢“乡情思维”激活共治动能,推动在外企业家、高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就业创业,促进乡村治理提档升级,为产业振兴造形铸魂;要在治理现代化和市场服务化上协同发力,加快推进产业化应用,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分配公平普惠,让增收致富导向更加鲜明、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创新创业更加活跃。
发布人:不忘初心的mirror 发布时间:2023-3-10 10:20 收藏 阅读人次:19428

初审:杨南方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