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滚烫的初心,读懂浓厚的为民情怀,并将领悟的精神化为实践、化为实效,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提高服务质量,以行动践行初心,用担当诠释使命。
从“人民的信任”中感悟我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守初心,争做群众利益的“坚决维护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韧之心,要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洁之心,要有“两袖清风”的廉洁之心,耐得住艰苦、受得了清贫、禁得住诱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要坚持做好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权力是党员干部的“测谎仪”,在权力面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得起考验,用好“群众”这面镜子,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经常以群众的冷暖叩问初心,严以用权、依规办事、按章操作,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人民的信任”中感悟我党“紧紧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融入群众,争做群众声音的“忠实倾听者”。《论衡》中有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广大党员干部绝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坐在大楼里拍脑瓜、关在办公室里想当然;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经常深入群众中去看一看、听一听,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最好的老师,虚心与群众交流,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智慧思想中获得工作上的“金点子”和“良方子”;要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把走进群众、融入群众作为一个重大课题、一项政治使命、一种必备本领,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意见建议、现实需求,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要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做到既“身入”,又“深入”,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工作方法,及时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准确“对症下药”,尽心尽力解决好群众“关心事”,谱写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的新篇章。
从“人民的信任”中感悟我党“不断造福人民”的为民宗旨,为民服务,争做群众事业的“积极推动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提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安宁了。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清楚“为谁做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人民情怀,以“公仆”身份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让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变成“暖心事、省心事、舒心事”;始终以俯首为民姿态,做好基层群众的“公仆”,将“人民至上”的理念镌刻在心中、践行在实践中;要坚持情感导向,要出于真心、付出真情,结合本职岗位,主动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跑腿服务”“代办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以实际成效赢得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