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以“一号文件”精神绘就新时代“富村山居图”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澛港街道选调生 赵文瑾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放眼古今,中华文明以农而立其根基,因农而成其久远,“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的蝶变,折射着一个国家的前进足迹;农业的繁荣,映照着广袤田野的蓬勃生机;农民的笑脸,浸润着红火日子的煦暖底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回应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对新一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部署,为我们铆足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以赴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操作手册”,指引我们妙手丹青共绘新时代“富‘村’山居图”。

  顶层设计“挥毫写意”,树立大历史观,擘画“掌舵领航图”。纵观百年党史,“三农”问题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是主要革命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是工业化物质积累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农村率先发起改革、取得突破;现在,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则是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1个“一号文件”,“三农”主题一以贯之、“三农”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要以此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目前,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基本确立,要立足基本国情和基层实际,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用好政策“护航”新发展,确保新时代“三农”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基层探索“精细工笔”,深挖资源禀赋,共绘“百业俱兴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兴,百业旺,一路走来,各地深挖资源禀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履铿锵。延安苹果脆甜,带领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五常大米绵软,为“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食;安吉白茶清香,“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处州白莲秀美,“莲鸭共生”助力生态富民……各地打出的一张张“特色牌”精准发力,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点亮了一片片乡村“新天地”。我们要持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农业功能、挖掘乡村价值,结合市场需求做优做大富民强村的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产业发展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激发内生动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激活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在新起点上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懈奋斗。

  乡愁乡韵“画龙点睛”,弘扬农耕文化,渲染“乡风文明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推动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一号文件”中提到,要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俯瞰中华大地,从东北雪乡到江南水乡,从西北草原到西南村寨,一座座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村庄散发着独特韵味,向世人展现各自的魅力与风采;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既在居家日常、也是诗和远方,记录昼夜长短、蕴含物候特征,更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与审美情趣;更有孝义为本、耕读传家的祖传家训,敦亲睦邻、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家庭家教家风的熏陶。新时代下,我们要进一步推动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其与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同时依托农业文化遗产继承弘扬农耕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为“斑斓画卷”增添“点睛之笔”。
发布人:爱种花的小兔子 发布时间:2023-3-15 08:53 收藏 阅读人次:2472

初审:邱莫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