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调查研究务必“求深”“做细”“干实”

山东省荣成市委组织部 李明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党员干部要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练就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牢牢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积极探索破解艰难险阻的办法和路径,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调查研究务必“求深”。“郡县治,天下安。”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当前,仍然存在部分干部不想下基层、不愿去调研,喜欢在办公室里“两耳不闻”“闭门造车”,会议室中“坐而论道”“侃侃而谈”,到了深入一线时,往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样不仅疏远了党群、干群距离,更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只有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困,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调查研究才会言之有物,遇到的难题才会迎刃而解。党员干部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多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工厂车间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把群众当亲人,破除“当官做老爷”的封建习气,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为人民、实践、发展服务。

  秉持“入木三分,抽丝剥茧”的攻坚韧劲,调查研究更要“做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调查研究决不能大而化之,必须落细落小,于细微处用功,在关键处着力。《工作方案》中指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调查研究也不会成功。要把“功课”做在前头,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提前领会调研课题的重要意义,详细了解调研地点的具体情况,做到带着问题、胸有提纲去调研、去学习、去思考,确保站位高与定位准的深度融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调研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既要听先进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也要敢于听群众的意见和批评,听得进逆耳之言,不求好听,但求真实,注重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掌握调研地点全面情况,有的放矢做好各项工作。

  弘扬“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实干精神,调查研究重在“干实”。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把“做了”当作“做好了”、“完成了”当作“完成好了”,“结果”当作“效果”。看似勤勤恳恳干工作,实则群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政策方针的落实也得不到保障。搞好调查研究,既要把好脉,更要开好方。《工作方案》中要求,研究对策措施,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党员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从实际出发找点子、谋举措、定方案,确保制定的政策措施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决不能出现“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情况。工作干得好不好,同样要从成效中去检验和衡量。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最高标尺,办实事、求实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发布人:不断前进的孺子牛 发布时间:2023-3-20 11:33 收藏 阅读人次:4475

初审:王战坤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