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调查研究切勿“头”重“脚”轻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人民政府 李浩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重要的传家宝,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大政方针的制定、大事要事的决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结束后“紧锣密鼓”地进行问题剖析、对策制定、落实整改,切勿重“表面”轻“源头”、重“数量”轻“质量”、重“表面”轻“实效”,避免调查研究陷入“头重脚轻”的被动局面。

  问题剖析突出“准”,切勿重“表面”轻“源头”。通过合理选择或结合使用问卷调查、座谈调查、实地考察、典型调查等调研方法,可得到有关问题产生的详细数据和不同角度的线索。但这些线索与数据还需经历“抽丝剥茧”,才能真正触及问题产生的“源头”。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面对详实的数据线索时,常常身陷“措手不及”的窘境,不知从何入手、不懂哪里着眼,想了想又放下的情况经常出现。甚至有时还会“敷衍了事”,将一眼可见的“表面”原因作为问题“源头”,导致问题剖析不准确,误导下一步的对策制定,最终使整个调查研究处于“治标不治本”的被动局面,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剖析问题原因,既要个人分析、又要集体研讨,既要询问专家、又要咨询群众,既要图表分析、又要大数据比对,真正汇聚各方力量,把问题产生的“源头”找出来。必须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找出疑似的“源头”后,要倒推现有结论是否真正会产生“具体问题”,是否符合基层现状,防止出现“驴唇不对马嘴”,全力保证问题剖析“准”字当头。

  对策制定突出“精”,切勿重“数量”轻“质量”。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要想将各种急难愁盼、盘根错节“连根拔起”,就必须瞄准问题“源头”,精确地打出“靶向导弹”。但需要注意的是,“火力”在于“精”不在于“多”、在“强”不在于“长”。然而,部分党员干部热衷于不必要的“多管齐下”,针对一个问题,给出多措并举的整改办法,不仅可能导致办法与办法间自相矛盾,也有可能导致“贪多嚼不烂”,无法高效运转、精确解决问题。也有部分党员干部喜好采取“长效管护”,无论问题的性质,都制定长时间的整改措施,不仅可能劳民伤财,白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还极有可能演变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可谓危害极大。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经济、人文、地貌等地方实际,实验性地给出几种整改措施,在小范围内先进行试点工作,密切做好全程跟踪、成效评估、民意反馈,全力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科学性、系统性,最终挑选出“性价比”最为优良的办法进行大规模落实,真正保证整改办法“质量可靠”、让人放心。

  落实整改突出“真”,切勿重“留痕”轻“实效”。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落实整改是调查研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决定了整场调研的好坏。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落实整改措施时,没有足够的耐心,急于展现个人政绩,不考虑各地实际情况,都采取“一刀切”的整改时限,要求各地快速完成整改,导致有的地方无法落实,甚至还可能造成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单个问题变成多个问题的不良影响。也有部分党员干部将落实整改当成“一阵风”,在有督查时,严抓细管,用详细的纸面材料反映工作成效;在无监督时,松松散散,对整改进度毫不关心,导致整改变成了“打折扣”“走过场”,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各级党组织必须坚决打击“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弄虚作假现象,要严抓日常监督、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多采用“四不两直”的方法紧盯党员干部的整改落实情况,确保从根源上遏制“耍滑头”的现象。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坚决杜绝“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不良心态作祟,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各种整改办法落在实处,真正为老百姓办出好事、真事、实事。
发布人:努力想上稿的小东 发布时间:2023-3-20 15:50 收藏 阅读人次:2584

初审:李爱国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