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俗话说,“不患无策,只怕无心”。调查研究偏离初心,便会如“井中葫芦”“水中浮萍”看似华丽,实则徒劳无功。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时,不能忘记为谁调研、为何调研这一“初心”,在“身入”之外,尤其需要在“心至”上下足功夫,要常怀“三心”,做到耐心沟通、细心探寻、虚心求教,调查真情况、找到真办法、解决真问题,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调研“心至”,就是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耐心”,切莫“意马心猿、急于求成”。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延安时期,工作虽然繁忙,常常通宵加班,但是他总是能抽出时间,利用点滴闲暇,到群众那里去,同群众共同劳动,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耐心与群众沟通交流、一起劳动才真正摸清了当时陕北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而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因此,做好调研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在调研工作中,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将群众当成朋友、当成亲人,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沉下心来听真话、察实情、办实事,带着感情去调研、去分析。只有如此,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做到把情况摸准摸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调研“心至”,就是要有“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的“细心”,切莫“疏忽大意、隔靴搔痒”。“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调研工作最怕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是没问题,而是问题太多、不够细致,像“大海捞针”,怎么也找不到。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面对问题和困难,有的人习惯于“大而化之”“隔靴搔痒”,工作中大事小事都“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的人却能“抠得细之又细”,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想做好调研工作,掌握情况、找准症结、拿出办法,必须注重细节、做足功课,要从“小事”中发现问题,从“细处”中把握规律,要善于做细微的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得细致周到、有温度,才能掌握全面、真实的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确保决策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
调研“心至”,就是要有“容纳直言,虚己待物”的“虚心”,切莫“颐指气使、以意为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在调研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怀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感情开展调研工作。要多听听来自基层一线群众的声音,要时刻保持“群众观念”,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交流,做到与群众坐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俯下身子去调研,做到“身入”“心至”,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诚意拜群众为师,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同他们交流,从群众的言行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把群众的智慧转化为科学决策的实践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