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指出,要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注入乡村热土,才能夯实大厦地基、激荡发展春潮。各地区当用心擦亮乡村振兴的“才字号”招牌,真正引来“千里马”、育好“潜力股”、成就“实力派”,用心书写新时代乡村人才工作新篇章。
擦亮“近悦远来”的集结号招牌,在呼朋引伴中汇聚“千里马”。“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是停留在“政策单”上的口号,更是应该落在“执行表”上的行动和策略。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林地带,“匮乏青年人才”成为了阻碍发展的第一痛点,如何“把脉问诊”“对症开方”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在“抢才大战”日益打响的今天,各地区各部门更要用心擦亮“近悦远来”的集结号招牌,不拘泥于单一的引才方案,既要想方设法引来“金龟婿”,更要真情流露唤回“本乡人”,用乡情的纽带牵引万千游子“回家”,真正为“远道之客”和“归巢青年”提高最高礼遇,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重视、沉浸在幸福和温暖之中,在呼朋引伴中汇聚“千里马”。
擦亮“量体裁衣”的培育号招牌,在精准滴灌中育好“潜力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有“千面”自然成长也“步调不一”,如果一味“炒大锅饭”“弄杂菜烩”,自然有人“甘之如饴”,就有人“食之无味”,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密钥”。在广大农村地区,我们面对的“潜力股”无非两类,一类是“技术过硬”但理论知识匮乏、群众经验不足的本土专家,一类是“学习能力强”但实践经验少的青年一代,对应不同的群组就该开出不同的方子。各地区当擦亮“量体裁衣”的培育号招牌,既要提前为各类“青苗”画像评估,根据其心声、需求给予精准度契合的课堂,同时更要用好“传帮带”的传统,打造出培育人才的专业链条,真正在精准滴灌中育好“潜力股”。
擦亮“争先创优”的竞技号招牌,在揭榜领题中成就“实力派”。“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招引人才、培育新苗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建设乡村、服务群众,如果引而不用、育而不管,任其“自由生长”就难免因养分不足而枯萎、就容易在处处碰壁中走向反面极端,所以为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创造奋斗条件、赋予比拼动力,是更为重要的“必答题”。各地区组织部门当擦亮“争先创优”的竞技号招牌,既要立体评估、精准匹配,给予人才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更要精准考核、奖罚分明,将奋斗成果与绩效奖励深度“挂钩”,为敢拼敢闯敢干的人才“撑腰鼓劲”,以解决“后顾之忧”、助力“人生梦想”的服务绣花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真正激励人才在揭榜领题中成就梦想、变为可堪重任的“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