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调研12个方面重点内容和6个步骤,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数,才能遇事不慌;心中无数,就会定位不准、方向不明、办法不多。开展调研,党员干部当要了解这个“数”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怎样才能做到有“数”又有为,方能在调研中查全貌、寻良策、见实效。
调研当有“结构序数”,“头尾”相连查全貌。调研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深化研究、解决问题到督查回访,形成了调研的“工作闭环”。纵观像寻乌调查、天华调查、宝钢调查等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调研“全貌”,问题意识导向鲜明、直击要害,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分析论证全面充分、深入唯实,为开展调研提供了有效做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做调研,用好“排兵布阵”之法把情况摸清、把问题“对焦”、把“规定动作”做规范,做到一是一、二是二。要坚持系统观念“全景画像”,善于“解剖麻雀”,做到“在案头知全局”,既要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盘棋”意识,又要增进“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举一反三、见微知著本领,统筹预判梳理的老问题和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做到既了解全局又掌握重点,既把握规律又能有效应对风险。要将学研查改贯穿始终,“四不两直”带着问题调研,“一竿子插到底”紧盯问题整改,并且在整改中注重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警惕只调不研“烂尾式”调研或是只研不调“空心式”调研。
调研当为“幸福指数”,“进出”贯通寻良策。调研开展离不开人民参与,调研质效由人民检验,调研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作为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最大政治优势。调查研究是基本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必须牢牢掌握“把人民请进来”和“自己走出去”问计良策。要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深入基层深挖漠视群众根本利益的深层次原因,让人民参与进来直击“点位”、找准症结,寻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破解之策。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扑下身子”听民声、察民情,多说群众话、与群众交朋友,逐一梳理问题,积极回应诉求,转变角色甘当“小学生”问计于群众,用群众“好差评”衡量问题是否解决、评价是否满意。要持续跟踪问效,定期对调研成果、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回访,对“苗头性”问题要露头就打、对“反复性”老大难问题要釜底抽薪,不断调亮调研“成色”,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调研当能“赋能加数”,“内外”兼修见实效。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通过调研能够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作为干事创业基本功,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对强化“外部塑形”和激活“内生动力”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调研+”优势,为科学决策“架梁立柱”,从中汲取思想伟力、掌握群众方法、把握时代内涵,提升干部“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做好调研同中心工作和决策的结合文章,从创造性实践中获得真知灼见,事半功倍解决问题,为调研提质增效。另一方面,要多些前瞻性、跟踪性、督查式调研,提升调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功能,通过调研找准难题积案突破点、改革创新要点重点,让调研成果真正发挥攻坚克难的应有成效,不断激活内生动力,增强科学决策针对性。同时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加大调研宣传力度,广泛凝聚共识,拓展成果运用效应,发扬求真务实的好作风,让真调研、深调研在全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