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然而,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歪风邪气”。如,有的是内容上“炒现饭”,有的是形式上“走过场”,有的是成果上“空对空”,以上种种现象,不仅“吹散”调研的实效性、积极性,也违背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初衷和目的。为此,笔者从坚持原则、深化形式、树立问题导向等方面积极思考,让“走心”“务实”“践行”调查研究蔚然成风。
坚持“三个原则”,让调查研究“走心入脑”。号脉都号不清楚,那治什么病?”开展调研亦是如此,首先要把情况摸清、把症结找准,才能“治病救人”、精准施策。然而,少数党员干部调研情况满足于“炒现饭”“翻烧饼”,总是热衷“扎推”指导明星镇村、“翻炒”宣传陈旧经验,一得自矜、以偏概全,没有全面、及时掌握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要根据调研工作需要,深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地调查了解情况,坚持“吃透上情”与“联系下情”相结合原则,既要深学细悟党中央的政策精神,又要了解掌握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情况,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本地区新情况、新问题,让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调研”催化下落实落地、掷地有声。坚持“深度”与“广度”并结合原则,既要到工作局面良好的地方中去取经学习又要到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既要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线下方式察实情又要通过政务留言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聚群智,让更多声音“浮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坚持“安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调研中既要“规定动作”,还应有“自选动作”,既看光鲜亮丽的“门面”和“窗口”,也得看黯然失色的“后院”和“角落”,谨防出现蜻蜓点水、道听途说,偏听偏信、以偏概全等现象,确保调研内容“干货”满满。
深化“三种形式”,让调查研究“务实高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当前,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的意识强了、频率高了,但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苗头,有的搞“盆景式”调研,喜看“精致风景”、有的搞“作秀式”调研,追捧“群众演员”,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导致调研走了过场、失了实效。李强总理强调,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这就要求我们开展调研要转变作风、深化形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调研“务实高效”。要开展“深入实际”式调研,沉到一线、走进现场,进田间地埂、蹲街道社区,亲身体验群众的生产生活,扛一扛“五谷杂粮”,话一话“柴米油盐”,切实感受群众的“所思所盼”,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要开展“深入基层”式调研,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坐在板凳炕沿上多交谈,以群众的“碎碎念”为线索,从“家常话”中听出工作的努力方向、从“牢骚话”听出工作的存在问题、从“苦水话”听出工作的差距不足,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要开展“深入群众”式调研,敲百姓门、讲百姓话,多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创造的优秀案例、民间经验,汲取群众智慧,汇聚群众力量,用群众的办法解决群众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树立“三类问题导向”,让调查研究“践行长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开展调研查找的问题空泛泛、写出的建议干瘪瘪,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调研报告。究其根源,是没有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导致调研成果空洞无物、泛泛而谈。因此,要增强政治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要树立“国之大者”的问题导向,及时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重要的工作,带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去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破解问题,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树立“民生根本”的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选课题、做调研、出成果,让改革发展问题各项任务落下来,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要树立“常态长效”的问题导向,对群众眼前的“急难愁盼”或容易反弹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根据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时间长短、范围大小,分层分类进行梳理,对于短期能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及时“解题”,对于短期不能解决的,要着眼长远、紧盯不放,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推进、久久为功,确保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