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绝大多数干部是明白调查研究之重要性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想调研、愿调研的干部越来越多,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一些调查研究与预期有差距,没能取得相应成效,“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现象也多多少少存在。因此,要想在田间地头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要想调研、愿调研,更要能调研、会调研、善调研,让调查研究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让“调研”变成“调演”。
调查研究是检验干部能力素质的“试炼场”,只有揣着问题去,调研才会有方向、有重点。习近平同志在《谈谈调查研究》中指出,“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因此,开展调查研究首先是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政策落实得怎么样?群众反响怎么样?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有没有哪些方面的困难?……每一次开展调查研究前,都应该悉心梳理想要通过调研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服务。
调查研究是反映工作水平的“温度计”,只有带着真实情况回,调研才会有力量、有回报。在山东临沂革命老区,习近平来到了临沭县曹庄镇朱村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他挨个房间察看,坐下来同一家人拉家常;在新疆喀什地区的疏附县,习近平来到维吾尔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详细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他说,“我来看你们,就是要验证党的惠民政策有没有深入人心、是否发挥了作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基层的真实情况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下基层调研,除了要看,更要问、要听、要交流,通过集体座谈、个别问询、随机走访等各种形式,听真话、察实情,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获取群众的真实意见,虚心向群众请教问题。只有眼睛往下看,脚步往下迈,走进群众的“后院”与“角落”,用真心实意换得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调查研究是体现宗旨意识的“试金石”,只有把具体问题解,调研才能看真知、出灼见。调查研究关键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江新语》中写道,“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要能调研、会调研、善调研,用调查研究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真正获得群众信任,增进群众感情,赢得民心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