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绵着鲜明的文化基因,如起源于唐宋时期的云南石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尼刺绣,要求布纹清晰,针脚平顺,图案对称,传承了清正廉洁,勤俭持家,清白为人的撒尼民族文化,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撒尼刺绣中常见的“挑花”技法,不画图、不描样,即使是大幅绣品,变化多端,配色丰富,纹样也自存于绣者心中。在口手相传的过程中,师傅会时常提醒徒弟要沿着布丝的纹理下针,经纬分明,否则绣错了就前功尽弃,为人处事的道理生动的蕴含在日常生活中,千百年来传承光大。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切实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命,用“三把钥匙”让非遗文化更好地“破壁出圈”,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用好“保护利用”这把“金钥匙”,让非遗文化展现多彩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强调要“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近年来,无论是青藏高原的编织藏毯,还是广东潮汕的功夫茶,抑或是东北地区赫哲族的“伊玛堪”说唱,丰富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蕴含着廉洁文化基因,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广受欢迎的文旅消费潮流,成为帮助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文化唯有植根于生活的沃土,才有生命的张力,才能历久而弥新。新时代,必须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利用效益,保护不是置于温室中,而是为文化提供一片沃土,保护更重要的是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起到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更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用好“薪火相传”这把“金钥匙”,让非遗文化唱响传承新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活下来”,关键是要培养好传承人,让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生生不息。当前,制约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痛点便在于后继乏人,一旦相关技艺出现了年龄或者技术断层,便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对此,必须多措并举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工作,多层次系统性的孕育非遗传承的沃土。立足当下,重要的是持续加强对民间热爱非遗文化的年轻人才的挖掘与吸纳,让传承者热爱的同时也能从中受益,激励更多有志于此的青年加入非遗传承队伍。放眼未来,要从中小学生着眼,从未来一代着眼,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多样化、常态化,从小培养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加强非遗文化的研究推广,加大对高校非遗各领域相关紧缺专业的政策扶持,为非遗传承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
用好“守正创新”这把“金钥匙”,让非遗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泰戈尔曾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一颗特殊的“种子”,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播种,让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民族文化生长繁荣,焕发光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盛典展现“中国式浪漫”,用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惊艳世界,卡塔尔世界杯期间,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蹴鞠精彩亮相,为各国球迷讲述中国蹴鞠文化故事。“守正”是要守住非遗文化中的精髓,守住中华传统文化技艺的根,“创新”则是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符合当下的生活节奏,融入到生活当中,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正如撒尼刺绣在传承传统技法、纹样的同时,在用途上也从传统服饰向时尚配饰、家居饰品方向拓展,款式、纹样、配色在弘扬传统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有了市场,就有了生命,有了传承的动力。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在长期、系统的保护中,需要更多的人戮力同心,集思广益,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传承中不断焕发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华儿女奋进新时代、开创新未来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