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心做好调查研究的“比较题”,确保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待,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谋定后动”大于“临阵磨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研是调查研究不可或缺的案头工作,是确保调查研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基础。但在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开展调研不提前做“功课”,就会导致调研的方向不明确、内容不聚焦,调研的效果自然不理想。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牢“不打无把握之仗”的理念,提前做好调研前的计划和谋划工作,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及从事工作的性质,认真确定调查研究的项目课题,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周密谋划调研步骤,形成务实高效的实施方案和调研提纲,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人员,确保精准做好调查研究“事前文章”。
“躬身入局”大于“闭门造车”。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向基层、向实践、向人民群众“取经”的过程。正如李强总理所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想要听真话、察真情、见真章,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深入重点项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多一些现场看、随机点、当面听、直接问,真诚与群众面对面,与群众交心换心,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要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需于民,力求准确、全面、深透掌握“一手资料”,通过不断交换、比较、反复,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努力为工作决策提供“源头活水”。
“求实问效”大于“空头支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研成果转化是调查研究的最终旨归,是将调查研究价值作用最大化的关键之举。要做好做实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广大党员干部就必须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列出问题清单、绘制作战图、明确时间表,深入解剖麻雀,准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准症结所在,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措施,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要做好调研的成果运用转化,将调研中收集到的观点、思路和意见建议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判,去繁就简、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转化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案,切实把调查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效,让调查研究走向“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