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党员干部 写好调查研究的《寻“勤”记》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 刘朝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湛江、茂名、广州等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等进行调研,彰显了大国领袖浓浓的为民情怀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全国各地各部门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做了很好的示范。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曾就调查研究工作发表讲话指出:“现在通信很发达,通过打打电话、发发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但毕竟隔了一层,没有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和‘七嘴八舌式’的讨论来得真实鲜活。”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学好调查研究这门必修课,成为擅长在“勤”字上苦下功夫,把调查研究的“焦点”始终汇聚在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上,千方百计为群众纾困解难。

  “腿勤”察民情,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真理。李强总理指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调查研究就要带着问题走出“围墙深宅”,走访基层一线,亲临现场考察实情,探本溯源,把问题摸清摸透,才便于寻找问题“最优解”。广大党员干部要“身入心至”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到乡间村头逛逛,去田间地里走走,入百姓家门看看,查看村容村貌,摸清农业产业实情,了解群众生活现状。要走近群众、关心群众,用心践行群众路线,多和群众嘘寒问暖,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从群众中获取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调研资料。

  “耳勤”听民意,带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俗话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是如何,基层的百姓最有发言权。在基层做调查研究,群众才是我们的调查研究对象。广大党员干部要放下面子、扑下身子,甘当群众面前的“小学生”,不要道听途说,要面对面、心贴心跟百姓交流,听群众原原本本地说,要不厌其烦耐心听,专心致志细心听,苦思冥想用心听,不轻易放过群众表述的“细枝末节”,善于会意群众的“弦外之音”,热情回应群众倾诉,心中铭记群众困难,虚心接纳群众意见,细致甄别有效数据,确保征集到的群众想法和意见原汁原味,不打折扣、不走样、不变样。

  “口勤”问民需,永葆“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使命担当。“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一项项方针和政策的落地,通过上传下达最终落实到基层。群众的满意度是干部工作的“晴雨表”。政策落地的效果究竟“好不好”,是否有继续推行的“必要性”,该怎么“调整和修订”都得问基层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与群众同坐一堂交心交流,敢于直面问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摸清群众的痛点、难点,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想法,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扎实做好为群众服务工作,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脑勤”破难题,发扬“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钻研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清楚,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调查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所以在调查研究全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在调研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通过实地走访发现“真问题”,勇于“破难题”,勤于“动脑筋”,甄别有效数据,多组织专家学者,行家里手等各方群众进行充分论证、查摆原因、找准问题、探索规律、共谋良策,进行辨证施治,确保“药到病除”之功效。
发布人:一心一意求上稿 发布时间:2023-4-14 14:34 收藏 阅读人次:2161

初审:杰瑞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